查看: 13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知青的投资逻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7 11: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楼上的白小白 于 2015-12-7 13:40 编辑

       在刚做期货的时候大家都会关注基本面和技术面的问题,在这里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且看大连猎人投资的投资顾问高崇辉,与大家分享作为一名知青的投资逻辑。深入了其解独特的调研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基本面问题!

       主持人: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个人过去的履历,听说是蛮传奇的。

       高崇辉:我个人履历既简单也比较复杂,我是68年下乡知青,从黑龙江鹤岗市下乡到当时叫生产建设平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四团十二连,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科研农场十二队,在农场呆了十八年,头七年基本上是从事具体的农业生产,就是种地,在连队,然后又在连队从农工做到排长,副连长,连长,后来76年就调到厂里当主管农业生产的副厂长了。

       主持人:听说您是被周总理拣选过?

       高崇辉:对,原来是有这回事。

       主持人:一开始是从事于农产品一线的生产,后来是怎么样的契机今日到现在的从事期货行业呢?

       高崇辉:是这样的,我对投资期货比较有感官印象,还要说我在79年一次处方。当时我是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委员,又是黑龙江省青年联合会的副主席,这时候全国青年联合会组织了一次出访,去欧美四个国家,欧洲的西德法国和英国,当时东西还是分裂的,叫西德,最后到了美国,在美国参加了两个交易所,第一个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所以对股票有了印象,第二就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对农产品期货有了印象,还参观了一些美国的农场和养殖户,因为自己是农场出身,出来代表他成员,我们代表团专门安排了这么一个节目,通过到美国农场参观和他们农户交谈,他们农户的销售,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所以当时不大懂,后来问了问才知道,就是你农产品在种的时候可以提前卖出去,认为价格合适,但是中国当时没有这个功能,不过我想,既然叫我们参观了这两个金融领域里的交易所,我感觉将来中国会开展这项工作的。

       主持人:实际上中国期货市场是90年代才刚刚开始。

       高崇辉:应该是94年左右,再早一点,最早上海有一家台湾和香港合作在中国开的一个期货投资公司,做美国CBOT大豆这个品种这么一个部门,好像是92年、93年的时候,完了93年就国内开始有了。

       主持人:您肯定是第一时间进去做这个了。

        高崇辉:因为我后来在86年底调到上海,在上海农垦粮油公司做粮油贸易工作,所以当一旦有了期货交易所易货,可以做期货交易投资,我们就参与了。

      主持人:给大家回忆一下,当时你刚刚进入,亲自自己做期货这一块的话,当时的一些经历,是一开始就会做吗?

       高崇辉:一开始因为有了期货投资这块,因为当时在上海,香港和台湾合资这家企业在报纸上公布这个消息以后,它不一定马上就成立,当时我就想,要成立我们就要参与进去,所以在这之前找了一些期货投资一些知识,方法和理念,是这么样。

       主持人:一开始是什么样的?就像现在一样,是基本面研究的?

       高崇辉:一开始我就是做基本面的,我的理念就是这样,因为我从事期货之前到了上海农垦粮油公司做粮油贸易,因为粮油贸易就等于是良商,中国有古代有一句叫囤聚,这个粮商才能赚大钱,所以我在从事粮油贸易生意当中,首先一点是调查基本面,今年粮食是增产、减产,天气如何,对产量有多大影响,然后认为要减少就先囤积一部分粮食,等到价格上来再卖,实际上也是一种期货的方式,变相期货方式,后来有了期货交易以后,我也参与其中,也就是按照这个理念去从事期货交易的。

       主持人:听了您的交易方法就是做基本面,我听说您是做实地研究做的非常非常的深入,非常非常透彻。

       高崇辉:我主要是做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一些数据,理出的某一个农产品的基本的供求状况。

主持人:我听说高总在做基本面研究的时候,会做非常长时间,非常深入的实地考察,很多年轻人都跟不上高总的节奏,是这样子吗?

       高崇辉:对,我去调研的时候领着年轻人都比较辛苦,一个是起早贪黑,再一个就是深入实际农户、农田、农地,这样就稍微更辛苦一些,一般调研的时候大约都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就一个月左右,时间比较长,起早贪黑,有些人好像感觉有点太辛苦。

       主持人: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您调研下来最近第一手的资料,给大家想一下?

       高崇辉:调研主要是这次到黑龙江省、吉林、辽宁和内蒙这四个东北玉米主产区,看看玉米的收获情况,产量情况,以及大豆,水稻,一般调研就这三大作物都包括了。

       主持人:对后市来说,比如说现在玉米您后市怎么看?

       高崇辉:通过我们调研数据,反正今年东北玉米减产幅度比较大,比我没在调研之前的预想要多,原来没调研之前我感觉到,今年东北玉米会减,因为今年气侯不如去年,尤其是黑龙江,黑龙江去年的气侯是应当是最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一年,所以去年黑龙江省的大豆、玉米、水稻单产总产都创了历史新高,但今年的气侯,应当不能说是大灾年,应当说是个灾年,但是不是大灾,但跟去年历史新高这个产量肯定下降了,所以说一开始觉得可能单产会小幅下降,黑龙江,结果这次调研了以后,不仅吉林、辽宁降幅比较大,龙江玉米单产、大豆单产,包括水稻,水稻稍好一点,玉米、大豆单产下降20%以上。比我原来预计下降10%幅度增加了1倍了。

       主持人:还可以继续看多。

       高崇辉:倒是下降幅度这么大,不一定是对玉米后市要看涨多少,感觉到就是,后市的玉米价格,我还是不大看好的,不大看好主要是尽管今年减产了,但是国家的库存太大,巨量的库存,这样对整个玉米的价格是一个压制,这种压制可能要有一两年时间,或者两三年时间才能消化,但是起码我认为玉米跌到前期的低点,我们就不看空了,虽然市场有人传言,需要看跌到1200,我们认为1700、1800基本上就到暂时的底部了,在这个价格要反弹,所以我们公司在这个品种上基本上都在1700多,1800左右,把所有的空单都走净了,看反弹一段时间,根据目前的情况,减产的情况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提倡要多收农民手中的粮食这个基本政策方向来看,估计近期要反弹一大段时间,而且反弹幅度会比较高。

       主持人:那其实刚刚也提到,您是做实地调查做的非常深入,您自己总结一下,你肯定看过别人做实地研究、调研什么的,您觉得您自己的这个调研方式跟别人比有什么不同呢?会更详细,详细到哪个方面呢?

       高崇辉:我跟别人不同的特点,就是我要调研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库存的时候,留存情况的时候,我基本以调查农户为主。直接拿一手的资料,很少到地方跟地方的政府,或者地方的一些企业和一些机构接触,因为我有一个认识,不一定对,我认为农民说的话比较实,当然也不是说农民说的话全实,也有二花屁这种农民,政府官员,因为我过去年轻就当干部,那时候虽然是在企业当,实际也叫政府官员,那时候政企不分的时候,和机构或者企业,它是对外说的一种数据,它要看对象,比如说很熟的朋友它会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你,如果不是很熟的朋友,它会有另一套数据跟你说,所以就怕掺有水分的数据你从他们那儿了解到,影响你对产量供需变化的情况判断。

       主持人:就了解不到最真实的情况。

       高崇辉:对,了解不到最真实的情况。所以这是跟别人不同的一点,第二点调查点比较多,一般的我看,你像我听说过路易达孚的调查,他说他们就跑个十天半个月就结束了,东三省,但是我觉得东三省你要想把基本的情况调查透,一定要跑一个月左右,甚至更多,要调查四五千户农民以上,才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掌握基本的数据,真实情况,但是其他经纪公司也好,或者其他的机构也好,好像很少调查一次性超过半个月以上的。

       这是两个不同点。

       主持人:这两个点,但是两个大大家要模仿是要花一点精力在里面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想跟您聊聊的,您是做现货出身的,您对于期货跟现货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认为的?

       高崇辉:我觉得期货是发生价格,现货是实现价格,期货的价格有可能引导现货价格,但是最终的期货的价格发生对不对,还是要靠现货来实现,如果发现错了,你肯定是期货、现货一背离,你这个期货价格就发现错了,但是总的来说,多数时间是期货发生价格是较为正确的。你比如说玉米,实际上今年玉米在三四月份的时候价格比较高,2500左右,但是有一些人就发现,包括我们,我们是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最看空2015年玉米的价格的,所以说,我们在4、5月份,就在2500以上,建议我们的朋友和我们自己,就在2500以上,卖出9月及1、5月份的和约玉米价格,因为经过两三个月以后,必然会跌幅有20%左右这么个幅度,因为什么呢?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2014年东北玉米产量大幅增加,尤其是龙江产量大幅增加,供应量比较大,第二就是2015年由于玉米价格过高,国家收储价格,把这个玉米撑的比较高,这样大高于其他可以替代玉米的农产品价格,比如高粱、大麦,就会致使高粱、大麦的进口幅度非常大,我们当时认为会同比增加10000万的这两个品种,这样使玉米的需求会在这方面减少1000万,因为替代了,第三个我们认为2015年畜牧业的养殖,尤其是养猪养殖,在2014年能繁母猪,生猪储量下降幅度比较大,都在10%以上,我认为受到需求,也会下降1000万吨左右。

       主持人:通过一个产业链。

       高崇辉:对,通过产业链,这三方面就在去年的12月份和今年1、2月份形成了对远期玉米价格一种看跌的这么一个想法,就发行价格吧。然后我们在今年5月份,又到产区调研今年的播种面积变化和农民企业和手里的玉米存粮状况,结果我们调查发现以后,跟其他机构判断完全不一样,有不少机构认为由于14、15年国家收储了8300多万吨玉米以后,农民手里、企业手里,贸易商手里基本没粮了,没有多少玉米了,但是我们在5月份通过调查以后,发现农民手里、贸易商手里和深加工企业,包括饲料养殖单位的手里玉米同比要增加1倍到2倍,就所有通过5月份的调查感觉到5月底之前,东北在这四方面的玉米库存应当有个4000、5000万吨,到了7、8月份,国内玉米绝对不会缺粮,所以就更加坚定信念了,玉米价格必跌20%左右,实际证明也是这样。

       主持人:刚刚您说的那么多,咱们以玉米为例,假如说咱们第一考察玉米的话,然后最后您做出对于玉米未来的一些判断,是通过哪些纬度,哪些元素,比如说甚至亩产,或者这个产量,能列举一下,您是考虑哪些纬度?

       高崇辉:像今年对玉米的价格走势判断,首先通过2014年对东北地区最大玉米产区的,第一是春天的播种面积,因为2014年春天我们去调研,播种面积是增加了,尤其是龙江,增加10%以上,第二就是秋天玉米单产,尤其是龙江,单产又增加了10%多,所以龙江玉米总产一下增加20%多,当然我们的数据跟官方数据差距很大,官方认为增产的幅度没有那么大,或者其他机构,另外去年机构调研吉林和辽宁,2014年玉米是产量减产的,但是我们调研结果,只有辽宁减产,内蒙和吉林也是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不如龙江那么大,所以整个来说,2014年调研的结果,龙江玉米增产幅度比较大,我们认为是较13、14年都增加2000多万吨,14、15年,增加2000多万吨,这种玉米产量肯定对供应链上是一个巨大的压力,然后再结合需求,因为供需这个矛盾才能产生对价格的巨大影响,再加需求,调研畜牧业的养殖情况,像生猪,肉鸡、蛋鸡的养殖状况我们也調查,然后再加上关注海关进口的高粱、大麦,包括木薯,这些可以替代玉米的做饲料,做工业深加工产品原料进口的状况,当然也是预期,因为国内由于收储价格高起,那就把国内玉米价格整个就抬的价位比较高,所以说必然会引起低价的进口量要加大。

       主持人:在期货的品种当中,您是不是觉得农产品会比较好做一点,在这样的比较周期。

       高崇辉:因为我这十几年一直研究农产品,感觉农产品比较好研究,比较好做。其实农产品队它的产量判断就是天气,你只要把天气判断准了,就预测准了,基本上你产量就八九不离十,因为无论是国内国外的都是这样,因为什么呢?耕作技术,种子或者其他方面的科技,人为都可以做到,就肯定是会选最好的,不会拿差的,所以这一点你就不用去研究了,今年选了什么品种,去年选了什么品种,这个就不用耗工夫了,主要工夫下在人们无法掌握,也无法左右的天气状况,降水和温度,这是两个最大的。

       主持人:玉米还好,比如像大豆这种,比如说全世界都交易量蛮大的品种,您是不是还会看一些国外的数据?

       高崇辉:对于大豆这个品种,现在我主要研究美盘,国内基本研究少,但是调查时,这些数据也调查,国内研究少,因为咱们国家80%的大豆需求是由进口来结合的。

       主持人:对,那如果说以大豆为例的话,你要考察美盘的一些,也是基于要素,天气,包括产量,播种什么的。

       高崇辉:按道理说,对于美国大豆产量的判断也应当是以这些要素为主,但是我对美国大豆研究了这么多年我倒没有一次去美国考察过,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对美国大豆产量的预测会有过大失误,最开始对美国大豆产量的预测都是根据国外机构的一些数据分析,但有这么两三年我就觉得,国外机构预测不准。

       主持人:为什么?

       高崇辉:不准,我感觉它们调查点太少。因为我看国外一些机构调查点最多2000多个,少的就几百个,一般都1000多个点,按道理说,美国要种8000多万英亩的大豆,它应当和公亩数是接近5亿亩了,接近5亿亩的产量,咱们中国大豆,龙江最多的时候才种过接近1亿亩的大豆,当然官方没有那么大的数量了,现在国内像龙江种了5000万亩左右,我都要调查2000多个农民,你要种5亿亩大豆,至少要调查2万农民才能够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据,来说明产量变化,调查1000多肯定不行的。

       主持人:那怎么办呢?

       高崇辉:美国调查点至少2万多,多的时候要8万多个农户的联谊户,但是我怎么来判断美国大豆单产呢?唯一的方法,两个,一个是关注美国的降雨和温度情况,就在它生长的关键时期,第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个降雨和这个温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大豆产量,就大豆单产。

       主持人:这还真的是需要一些有种过大豆的经验。

       高崇辉:所以说我们这几年对美国大豆单产的预测基本上跟农业部差不多,虽然没有身临其境,尤其在今年6月末,6月份美国大都产地降雨过量,所以说美国机构都在无一例外的,咱们看到的报道,全部在下调美国大豆单产,但是我对我们公司的交易人员说,我说美国大豆单产绝对不会下降,尽管有这么大的降雨量,我认为美国大豆单产至少和去年差不多,47%以上,当时我们就认为,在6月底、7月初,我们就认为47%以上,建议1040左右卖出美国大豆。

       主持人:这样一个判断是基于您自己过去种大豆这方面的经验吗?

       高崇辉:基于我过去有种过大豆的经历和收购大豆这种经历和从事大豆期货交易这种经历,因为什么呢?从我种过大豆来说,我在农场,无论是我作为农工自己去种大豆,还是管理负责大豆,有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过量的降雨对大豆产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过量降雨以后肯定会产生一些洪涝灾害,但是这个洪涝灾害它不足以使绝大多数的大豆受到影响,只能影响低洼地,当然老百姓叫沟洼水陷,只能影响这里大豆的产量,淹了,或者冲没了,或者绝产了,但是90%的耕地都是杠地,或者坡地,或者是台地,就是高台地,美国的耕地也基本一样,所以说这么过量的降雨对美国大豆的损失是10%左右,10%左右的大豆面积会遭到损失,但是90%的大豆面积会获益匪浅,就是通过这么大的降雨,这90%的大豆产量单产可能提高10%,甚至更多,而这10%大豆产量可能是单产下降10%,但是它面积占的比例太大,下降20%也不足以使美国大豆单产大幅度降低,而且至少会成为历史第二高产,等到了8月份。我就预计美国大豆产量要超过去年的水平了,到8月底,我们就预测达到48了。

       主持人:我刚刚简单的统计了一下,刚刚高总说的这一段话里涉及到有植物学,有生物学,有统计学,还包括一些地理知识。

       高崇辉:这都应当看,因为尤其是我虽然没到美国去调研,但是我看到美国去调研的一些机构和美国当地一些研究员传了一些美国大豆当时遭遇洪涝灾害的图片,我一看,我说今年美国大豆单产要高,我一看淹的地很少的面积,尤其美国有一个叫豆博士,它是极力看低美国大豆单产的,看多美国大豆价格的,它传这个照片我一看这个豆博士有可能是没从事过农业生产,或者不懂农业生产,所以才认为这个淹了这一点地会对美国大豆产量有很大影响,我一看它传出来的,多数美国大豆耕地没有受到水灾的侵害,只有少部分地,那少部分地对大豆单产影响不大,后来我就说,咱们应当是看了这个图片,更坚定我对大豆产量要达到或者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的预计了。

       主持人:期货真的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刚刚高总说到那些,涉及到很多一些元素,一些学科,如果说真的想从事基本面研究的话,可以像高总刚刚提到那些,都可以回去研究一下,要做基本面研究,肯定这方面都要照顾到,才可以做到像高总这样心中有数。接下来问一下稍微实际一点的问题,对于后市行情的预判,您觉得?您自己选三个品种,说一下。

       高崇辉:因为今年我们投资主要做的是玉米卖空的投资,这个基本获利已经很丰厚了,价格走势,这一波段的下跌已经走完了,今后一段时间我估计会反弹两三个月,反弹到明年2月份前后,或者到3月份,然后国家再出台,一个是农民手里玉米进来,国家收差不多了,也卖差不多了,二是国家在这个时候,在农民种地之前会出台2016年新玉米的收购或者收储政策,如果这个政策我认为收储收购也好,或者不收储也好,肯定是利空玉米价格的,16年、17年度玉米价格的,如果继续收储,我认为它还会降价,如果它不降价,它的价格目前就是市场最高价,还会继续降价,降价就是利空,或者是一旦这个年度,收储玉米达到8000多万吨,甚至超过去年的水平,那么它也有可能取消临储,它一看,你不管是降到多少价,它都是最高价,你最高价下个年度还得收购,因为现在大家对今年这个年度收储量大家最开始预测就4000、5000万吨,5000万吨左右,现在可能有的人提升到6000到7000万吨,但是我认为这个年度,只要是符合2%以内没变全部收,应该收超过8000万吨,超过去年的水平,甚至包括地方收储超过2%,玉米的数量有可能达到1亿吨的水平,至少要8000多万吨,如果达到这么大的量,国储玉米的库存就相当大了,现在1.5亿,收储结束以后可能变成2.2亿、2.3亿,甚至更多,要这么大的量,它明年拍卖,还像今年那样就完了,那国家说明年你就降到9毛它也最高价,又得收个5000、6000,7000、8000。

       主持人:就恶性循环了。

       高崇辉:恶性循环了,这时候量变到质变,数量的变化可能就使它的最初的初衷政策调整可能要改变,现在初衷应当是临储还要收,然后继续降价,但是到时候是不是收,我也得看,今年收出来到底有多少,我感觉会比较大。

       主持人:这是玉米?

       高崇辉:大豆,我对大豆,因为这么多时间研究,研究大豆是最长的,也是最透的,但是目前市场上对大豆的研究也是最长最透。

       所以说大豆的判断,因为主要对美国判断,一般你要没有提前半年你是很难挣钱的,所以说,我预计到明年2、3月份,我觉得美豆,因为美豆要下跌,国内豆的产品肯定不能下跌,我认为美豆是一种下跌的趋势,而这种下跌趋势,市场现在普遍认为美豆下跌到850基本就是底部了,不可能再下跌,因为美豆种的成本,大家都认为在900每分左右,这样跌破成本农民就不肯种了。但是我觉得,一种农产品的种植成本,不是决定它当年度的这个农产品价格的绝对的因素,是第二年的因素,所以尽管它种的成本在900也好,或者更高一点,或者更低一点也好,它不能左右今年大豆价格的继续大幅下跌。

       我认为按照目前美国大豆这种收存状况,现在48.3了,11月份,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单产,我认为到1月份,它的大豆单产还会上调,上调的幅度可能倒不一定像11月份这么大,可能微调0点几蒲式耳的大豆单产,有可能调到48.5蒲式耳左右一英亩单产量,单产总产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幅度不一定大,可是需求有可能还会下调,因为目前美国农业部预计它的两大需求出口和压榨,我觉得都偏高,大豆它预测17.15亿蒲式耳,但是目前来看,截止到上一周,这周今天晚上会公布出口数据了,美国大豆出口数量截止到11月3号这一周,它应当是同比下降20%,中国进口美国大豆采购是同比下降30%,这种状况可能是在11月下旬和12月会有所改变,可能下降幅度不那么大,但是我认为,应当是比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按照目前美国农业部11月份月度报告预计的15、16年美国大豆出口数据是17.15亿蒲式耳,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我认为要超过这个幅度,要达到10个百分点左右,这样出口可能是在17亿蒲式耳以内,可能在16.8、16.9这样,整体看来将来还要下调,这种下调会在明年一二月份会体现,第二个它的需求大就是压榨,这个现在预测比较高,到18.9亿蒲式耳,又上调了,比去年18.67要高了几千万蒲式耳,但是我觉得也难达到,因为什么呢?

       它上调大豆压榨主要是基于均线,就是大豆压榨均线上升幅度来上调的,但是前两个年度,13、14,14、15,美国豆粕出口量出奇的高,超过以前多个年度的水平,主要因为一个全球需求比较旺盛,再因为13、14年度的时候南美大豆产量是减产的这么一个年度,产量增加不大,所以南美大豆出口,豆粕出口减少增加了美国豆粕出口,尤其阿根廷由于大豆出口关税过高,农民不愿意卖,拿大豆当保值,产量有了,但是压榨量没有上升,这样使美国豆粕出口很旺盛,可是到了15、16年阿根廷农民积存大豆不会像以前那样作为保值品种来运用了,因为新总统上台以后,不管是反对派还是执政党,都会承诺下调关税,肯定它就会有多少数量就会大幅度出多少,或者大幅度生产多少,压榨多少,巴西大豆产量也是增产,这样就会使美国的豆粕出口会减少,南美豆粕出口产量一上升,肯定压榨量要增加,尤其阿根廷,它出口大豆少,压榨大豆多,要挤占美国豆粕出口市场,美国豆粕出口我认为会比去年要少100、200万每吨这样的数量,这样就会使它的压榨量要少1000、2000万蒲式耳,去年18.6几,今年我认为在18.5几这样,正负上下相差10000、2000万蒲式耳,达不到美国农业部目前预测的18.9%这么高一个水平,这样这两个主要的美国消费的大豆的去向,都达不到预期,那么在明年3、4月份,早了2月份、1月份就会下调它的需求,增加它的清货库存,再加上目前南美天气还算完美,还算正常,它最大生产州马托格罗索州,从大豆播种以来天气比较干,降雨比较少,我看了看降雨同比要少30%了,可能对它的大豆产量会有一些影响,因为它现在只是播种期间,刚刚是开始开花,还没到关键时候,到了12月份、1月份,应该是南美大豆,主要是巴西大豆生产进入关键季节,只要这个季节降雨可以,大的产量,单产不会有什么下降,会达到目前预期这种水平,如果达到目前预期这种水平的话,那对美国大豆的出口也好,豆粕出口也好,压榨也好,都是很大的压力,所以说我觉得在这两重的压力之下,南美大豆继续丰收的前景和美国消费比预计减少,那么就会迫使美国大都在明年的2、3月份之前,早一点1月份,跌破800,有可能跌到700每分左右这么一个低价,当然有些人说不可能,跌到这个点农民还种不种大豆了,我是种地出身,农产品价格再低该种地也得种地,就是种什么,什么跌的少我就多种什么,什么跌的多我少种什么,如果大豆跌幅比玉米要还少,还要播种大豆,现在我看美国(易夫纳)把明年的大豆种植面积又上调了100多万英亩,因为什么呢?现在大豆玉米比价还是有利于种大豆。

      主持人:还愿意种大豆。所以还是要分析,分析心理学,农民的心理。

      高崇辉:对,农民的心理是这样的,哪个差比较好一点,肯定是多种哪个,不管是赔不赔,得种地,因为有些租地是租好几年的,你不种这个也得交租金。







2
发表于 2015-12-7 15:21:15 | 只看该作者
专业消灭零回复20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2-7 19:36:05 | 只看该作者
好崇拜哦。这才是做期货的本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2-7 23:53:28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做期货的本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8 23:11:5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基本面分析思路啊!!

佩服。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