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7 12:0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沪深两市当日走出“中阳”,点燃市场看多希望。IF1210合约交割日,盘中持仓量一度接近11万手,说明市场多空分歧严重。从形态上分析,股指期货遭遇前期高点的压制,反弹遇阻。那么近期股指期货是反弹企稳还是诱多陷阱? 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出炉,GDP同比增幅降至7.4%,符合市场预期。在本年年初时,市场就有经济见底的说法。三季度经济数据出来后,经济筑底即将企稳的说法有“燎原”之势,但我们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仍在筑底,而企稳尚需时日。要判断中国经济增长是否企稳,不能仅仅依靠几个宏观经济数据短期变好就妄下结论。GDP同比增幅为7.4%,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原本的幻想也破灭,悲观预期成为现实。由于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外围经济环境没有明显改善,投资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也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国内消费由于种种问题没有解决而增长有限,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9月份的发电量同比仅仅增长2.9%,比上月下降0.7%,表明实体经济仍没有明显的改观。工业出厂价指数创新低表明工业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1—9月国企的利润同比降低11.4%也佐证这一观点。经济增长之所以对股市有根本性的影响,是因为经济增长是企业经营变好合力的结果。如果企业经营状况没有明显变好的趋势,那么股市的反弹也是空中楼阁,缺乏坚实的基础。 9月CPI降至1.9%,有些乐观的人士认为通胀不是问题,央行或再次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并不足以让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预调微调。在十一长假期间,央行也仅仅实施逆回购来缓解流动性危机,这说明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以稳为主。10月份逆回购到期量为6500亿元,但这是陆续到期的,央行分批收回,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冲击。综合分析,在十八大召开以前,央行货币政策不会松动,逆回购将成为常态,降准或降息的可能性较小。 对股市价格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股票有效供给。四季度是股票解禁的高峰期,整个四季度解禁的股票市值接近5600亿元,同时新IPO不断审批上市,使得股票的供给量不断增加。如果资金量流入的速度低于股票供给增速,将会导致资金密度被摊薄,股市价格将下行。 从股指期货日K形态上分析,10月主力合约一直在2290—2350这一区间振荡,或是构建上涨的平台。反弹在前期高点2360附近受阻,说明做多的动力不足。上一交易日盘中持仓量一度接近11万手,说明空头并不看好本轮反弹,每一次反弹都给空头带来较好的做空机会。从市场情绪上分析,市场大肆宣扬行情反弹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赚钱的投资者毕竟是少数,需要投资者去理性分析。 综合分析,经济增长没有实质性的改观,企业经营状况也没有明显变好,股指期货上涨压力重重。“十八大”即将召开,出于维稳的需要,股指期货下跌的空间也有限。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股指期货或将继续构建平台,呈现区间振荡的格局。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3:31:12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再次出现,强度虽然不是很大,但南美大豆增产预期非常强烈,各大机构纷纷上调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因此,虽然目前全球大豆供需偏紧,但远期来看,南美大豆丰产将对国内外大豆期价形成制约。   新年度全球大豆供需改善   在厄尔尼诺预计南美大豆丰产的情况下,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形势有所改善。首先,全球大豆产量将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据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全球大豆产量将增加2838万吨至2.68亿吨,创出历史以来的最高水平,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偏紧的局面将有显著改善。其中,预计2012/2013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创纪录的8100万吨,较上年增加1450万吨或21.8%,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500万吨,较上年增加1400万吨或34%,对美国的大豆产量较10月预估上调300万吨。从全球来看,2012/2013年度大豆产量呈增加趋势,至明年6月,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将有所改善。   其次,全球2012/2013年的大豆库存消费比有所好转。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有所回升,这主要归功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库存消费比的大幅增加。但2012/2013年度中国和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则继续回落,这对南美大豆增产有一定抵消作用。因此,从全球来看,截止到明年5月,全球大豆供给较上一年度有所改善,但增幅不是很大,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仍略紧。   中国大豆供需始终偏紧   今年国产大豆延续缩减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测,201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675万公顷,较上年减少14.43%,预计2012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280万吨,较上年减少11.63%。在国产大豆继续缩减的情况下,今年国内大豆压榨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这就令国内大豆供需偏紧的局势凸显,今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较去年有大幅增长。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2年10月中国进口大豆403万吨,较9月下降18.9%,较去年同期增长5.77%。1—10月累计进口总量4834万吨,同比增长16.6%。整体来看,今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较去年继续增加,这源于国内大豆压榨需求的稳定增长。且自今年7月以来,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呈直线下滑的趋势,目前为201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出中国的大豆进口及压榨需求比较强劲,这在后期将对国内外大豆期价产生支撑和提振作用。   再从本年度美国大豆的出口情况来看,本年度美国大豆周度出口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自9月初以来,美豆的周度出口量都达到历史同期的高位水平。且随着美国新豆的逐步上市,大豆出口数量将逐渐增加,在美国大豆遭遇干旱天气减产的情况下,强劲的出口需求将加剧美豆供需的紧张局面,对后期美豆期价的走势会起到持续的支撑作用。   豆粕需求节前有望启动   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回落,8月中旬国家启动年内第二次冻猪肉收储计划,令猪价的跌势止步。但好景不长,“十一”长假结束后,国内生猪价格再次出现小幅的走弱,显示出市场终端的消费依旧比较疲弱,这对豆粕期价也形成无形的制约。今年以来,国内仔猪价格也持续下跌,与生猪价格走势相同,目前国内仔猪价格仍处于下跌通道中,短期未有回暖迹象,后期国内生猪价格也将继续回落。短期来看,国内猪肉价格的疲弱对豆粕期价有影响作用,但随着春节的临近,国内居民的猪肉消费将大幅增长,将对猪肉价格起到提振作用,进而带动豆粕期价走强,今年春节前的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   我国饲料需求刚性增长   自2002年我国饲料产量超过4000万吨大关以来,饲料产量便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饲料产量的大幅增长,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对饲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显著提高,对肉类的消费快速增长。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饲料产量的增长率将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对豆粕、玉米等原料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   总体来看,后期全球大豆供给将有所改善,美国新豆的上市也将对豆类期价带来压制,但全球强大的需求仍将对大豆及豆粕期价带来较强支撑,国内公布的大豆收储政策在后期也将对连豆期价形成托底作用。目前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国内外豆类期价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利空因素已经有所消化,短期内在没有新消息指引的情况下,国内外豆类期价或将在低位持续宽幅振荡,在振荡中寻求突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