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41|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悟道寻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8 20:48: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湖掌柜 于 2015-9-18 23:21 编辑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1)》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2);大道无情,运行日月(3);大道无名,长养万物⑷;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⑸。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⑹。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⑻。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⑼。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⑽。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⑾。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⑿。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⒀;外观其形,形无其形⒁;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於空⒃;观空亦空,空无所空⒄;所空既无,无无亦无⒅;无无既无,湛然常寂⒆;寂无所寂,欲岂能生⒇?欲既不生,即是真静(21)。真常应物(22),真常得性(23);常应常静,常清静矣(24)。如此清静,渐入真道(25);既入真道,名为得道(26),虽名得道,实无所得(27);为化众生,名为得道(28);能悟之者,可传圣道(29)。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30);上德不德,下德执德(31)。执著之者,不名道德(32)。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33)。既有妄心,即惊其神(34);既惊其神,即著万物(35);既著万物,即生贪求(36);即生贪求,即是烦恼(37)。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38)。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39)。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40)。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41)。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42),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43),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44)。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45)。上士悟之,升为天官(46);中士修之,南宫列仙(47);下士得之,在世长年(48)。游行三界,升入金门(49)。

左玄真人曰(50):学道之士,持诵此经(51),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52)。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53)。

正一真人曰(54):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55)。神升上界,朝拜高尊(56)。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57)。





结缘于“清静经”是掌柜最初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体系,当时惘然,脑海总在迷离,系统的准则是什么呢?是自己的悟,自己的道,阴阳的趋势。而修炼之法,则是由心而生。一套体系,没有练心的法门,则没有传承。潜心思悟许久,适则出道。在易家继续和广来的江湖侠客,共讨一二……以上“清静经”掌柜会陆续发出且解意,有兴趣的江湖好友,可做关注。也希望能在此,把掌柜的练心在法和各位分享共进。






【以下注解来源于“道门网”】
注解(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又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常清静经》。作者不详。此经主要阐述“如何清静,渐入真道”。“太上老君”,道教徒对“老子”的尊称。“太”为大之意,“上”为尊之意;高真莫先众圣共尊,“太上”系道门最高之辞,用以称呼其神仙体系中品位极高之神。老即寿,君是尊号,道清德极,所以称为君。说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常为恒也。清为元,静为炁,经为法。一则为圣人之径路,二则为神仙的梯凳。凡学道的人,都因经戒而成真圣。圣人没有不借经而成为圣人,不凭借元炁而成道的。《清静经》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来为此作注者众多。《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每每朗诵此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静”、“渐入真道”。(更新于:2015.09.18)

注解(2):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老君,太上老君的简称。曰,称、说。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天地万物皆为“道”的化生,故注称“大道”。她是不可名状之物,而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无形,视之不见。生育,育,养育,长养阴阳,所以叫生育,阳为清,上升为天,阴为浊,下降为地,此言大道是永恒不灭的,天地万物,都是从她而生,由她所养,最后由她化解,她是万有之源,万化之本。所以说她生育天地。
(更新于:2015.09.18)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9-18 21:06:18 | 只看该作者
掌柜的来壶上好的小种,一人独酌无趣,两人对饮何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9-18 21:07: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之前谁说掌柜是刘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9-18 21:07:37 | 只看该作者
我先看清静经以老君为师,后由道入佛,谓之,佛道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9-18 21:30:30 | 只看该作者
贼头 发表于 2015-9-18 21:07
之前谁说掌柜是刘强。。

虚惊一场,当时也看那个帖子了http://www.ejia7.com/forum.php?m ... D%BA%FE%D5%C6%B9%F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9-18 22:29:1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08:10 | 只看该作者
凡人一世 发表于 2015-9-18 21:06
掌柜的来壶上好的小种,一人独酌无趣,两人对饮何妨

老友好久不见,可还好。江湖一遭,景致缤纷各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12:18 | 只看该作者
贼头 发表于 2015-9-18 21:07
之前谁说掌柜是刘强。。

都是寻道人,道果不同,也甚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13:17 | 只看该作者
凡人一世 发表于 2015-9-18 21:07
我先看清静经以老君为师,后由道入佛,谓之,佛道本一

老友到还是观的多,这是要结合佛道一体,可是要走得长路了。共勉前行,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14:03 | 只看该作者
招财葫芦 发表于 2015-9-18 21:30
虚惊一场,当时也看那个帖子了http://www.ejia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235&highlight=%BD% ...

都是寻道人,道果不同,也甚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14:33 | 只看该作者

寻道之途,共勉前行。多指点{: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21:4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注解来源于“道门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22:08 | 只看该作者
注解(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又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常清静经》。作者不详。此经主要阐述“如何清静,渐入真道”。“太上老君”,道教徒对“老子”的尊称。“太”为大之意,“上”为尊之意;高真莫先众圣共尊,“太上”系道门最高之辞,用以称呼其神仙体系中品位极高之神。老即寿,君是尊号,道清德极,所以称为君。说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常为恒也。清为元,静为炁,经为法。一则为圣人之径路,二则为神仙的梯凳。凡学道的人,都因经戒而成真圣。圣人没有不借经而成为圣人,不凭借元炁而成道的。《清静经》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来为此作注者众多。《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每每朗诵此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静”、“渐入真道”。(更新于:2015.0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22:23 | 只看该作者
注解(2):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老君,太上老君的简称。曰,称、说。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天地万物皆为“道”的化生,故注称“大道”。她是不可名状之物,而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无形,视之不见。生育,育,养育,长养阴阳,所以叫生育,阳为清,上升为天,阴为浊,下降为地,此言大道是永恒不灭的,天地万物,都是从她而生,由她所养,最后由她化解,她是万有之源,万化之本。所以说她生育天地。(更新于:2015.0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9-18 23:37: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掌柜好,能否进我陋室指点一二http://www.ejia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706&extra=page%3D1&page=5&mobile=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9-19 00:30:4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做的现货黄金是那个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9-19 00:37:03 | 只看该作者
音乐配的很有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9-19 07:49:16 | 只看该作者
江湖掌柜 发表于 2015-9-18 23:13
老友到还是观的多,这是要结合佛道一体,可是要走得长路了。共勉前行,加油。

掌柜的,小子妄言,勿怪江湖路本多风雨,我只是一点小小的体悟
肤浅了...{:soso_e106:}{:soso_e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9-19 11:13:4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03:17:09 | 只看该作者
贼头 发表于 2015-9-18 23:37
掌柜好,能否进我陋室指点一二http://www.ejia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706&extra=page%3D1&p ...

客官几日前在掌柜处停歇片刻,这是历时昂久后掌柜第一次的开店迎客,在客栈处掌柜唠叨“修心”之法。客官邀掌柜指点一二,这“指点”到谈不上,但是江湖武艺贵在“内力法门”和”招式布控“,针对这两点掌柜到是可陈述些言语。

我观客官之功法三遍,首先从内力法门来言,客官静修内力的法门似乎未从你的功法中体现,什么是内力法门呢?掌柜粗鄙之识:“其为势”,练就武艺首先要先修观势之法,而这观势之法就有掌柜在客栈所提到的修心之说。这势该如何去观,去寻呢?①修心(结缘于“清静经”是掌柜最初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体系,当时惘然,脑海总在迷离,系统的准则是什么呢?是自己的悟,自己的道,阴阳的趋势。而修炼之法,则是由心而生。一套体系,没有练心的法门,则没有传承。以上是掌柜在自家客栈所言,在此引用。)②练形(修心之法已有则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内力法门的创造。功法上一般由三个选择体系构成即:以攻为主、以守为主,攻守兼备)这就是修行之路,也许达到最高之境界就可到联动。这三点有相互对应着“以攻为主的短线、以守为主的中长线,以趋势阶梯式为主的攻守兼备型)以上所言只是掌柜从个人体系的略引些文字展述。从客官功法来看,这练形之法也未显现。客官以K线为主导,而所言趋势支撑的节点攻防,有些道氏的意味,但是也未尝其道未从势入手。所以客官的功法在江湖博弈中,经常对弈方出招后你处于被动状态,只有在个别处对方出现失误才到达你的机会。也就是对势的把控上,趋势的节点转换你无法尽可能早的去捕获,会出现很多错局!因此需要寻找定势法,就掌柜个人而言,我的定势之法为自创的”三位一体均线联动战法“,主要点则是均线为核心载体的运用。形成趋势的生成,确认,加仓,终结(转换)。这是一个阴阳循环的趋势体系,道之不变……因此掌柜之粗鄙建议,不论客官你修攻守何法,亦或攻守兼备之法,皆需先明势,有寻势之法,才可在短中长的博弈中,掌握先机,如鱼得水。


以上所言是“内力法门”,其次是”招式布控“。解决了修心和练形内功则修成,而后就是招式的修习。到这里其路则更广,五花八门,掌柜也不可再去定位归类。只言及些个人的粗鄙之法,趋势共振黄金切割法,组合K线动能左右互博战法,这是目前掌柜常使用的招式。主要结合了不同趋势级别黄金切割的使用和K线组合的动能转换,阴阳域的确认。但是这两个招式法门,是掌柜为”三位一体均线联动战法“所设定,必须要满足这个势的原理方可使用。

以上这些粗鄙之言,简述了掌柜的“内力法门”和”布控招式“体系,管中窥豹。所言这些并不是让客官遵循掌柜所言,只是抛砖引玉,这个江湖一切靠悟,宗师泰斗都为自创功法,希望客官能够从整个体系下手,去完善。

天明时奔于喧嚣,所以掌柜只能在午夜寄以上之言,客官权当说书先生的异趣乐怀,如有叨扰心绪实属抱歉,如有所用掌柜自当甚喜。望客官江湖之路,趣意横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