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央拟减玉米产能 棉花能否迎来“第二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30 10: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国家粮食储备量已达到历史峰值,不仅政府财政压力巨大,而且严重影响了整条粮食产业链的持续健康运转。如何有效去库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其中玉米问题最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棉花能否遏制面积减少的趋势,迎来发展“第二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自2012年秋粮上市以来,我国三大主粮(玉米、小麦、稻谷)政策性库存持续大幅增加,到2015年9月底,三大主粮期末库存已达到2.3亿吨左右,其中单玉米库存就高达1.53亿吨。在12月26日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2016年将实现10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同时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玉米“去库存、调结构”的命运似乎与棉花关系紧密。在储备棉库存高企,价格弱势走低的形势下,新疆作为植棉重地,迫于现实效益问题不断调减种植面积,其中调减的面积多被种植玉米所替代。
  据自治区农业厅了解,2015年新疆地方实际调减棉花种植面积479万亩,全区调减棉花面积中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饲草料、西甜瓜和甜菜为主,其中改种小麦94万亩,占实际调减面积的19.6%;改种玉米111万亩,占实际调减面积的23.2%,两者之和占比高达42.8%。当然内地亦如此,由于玉米耐旱、喜光热的生长特性与棉花有些类似,近两年内地消失的棉花被大量粮食作物代替,其中玉米最为明显,出现这一变化最重要原因就是植棉效益下降和农村劳动力缺失。
  目前玉米临时收储价下跌,农户收益进一步下降。据期货日报消息,2013-2014年,东北各地玉米国家临时收储价格在2220-2260元/吨,2015年价格统一调整为2000元/吨。
  有粮农表示,现在种植玉米的投入和产出基本持平,收益有限。虽然棉花市场价格较低,棉农收益也有限,但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下,棉农生产活动得到了一定保障。特别是新疆地区,亩均补贴在400-500元/亩,远高于粮食补贴。
  然而内地补贴相对有限,多数保持在100-200元/亩。由于棉花种植成本高,尤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补贴可谓杯水车薪。
  12月11日,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2016年国内棉花种植意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内地和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仍然下降,但相比去年降幅有所减小。






2
发表于 2015-12-31 10:20:27 | 只看该作者
棉花种植面积仍然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4 08:15:45 | 只看该作者
玉米底部还没形成,政策缓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