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行祭出“大招”筹建票交所,徐忠将出任总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27 16:3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随着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的不断暴露,央行等监管部门正祭出“大招”。据财新称,为搭建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二级市场,央行已着手牵头多家商业银行筹建票据交易所。票据交易所落地上海,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徐忠将出任总裁。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称,多位票据行业人士近期表示,央行正在与商业银行沟通,或牵头筹建票据交易所。初步的方案是“票交所”将按照公司化、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由央行主导,多家商业银行参股联合组建的形式。
去年,央行就开始调研论证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所,已召开了多次会议,计划最快是能在年底落地。最近的一次沟通会于5月10日在工行召开,有近十家商业银行参与。会上主要商讨各商业银行的入股意向,是否入股,各家银行也在内部论证阶段。
今年以来,票据市场“黑天鹅”事件不断爆发。4月份天津银行爆发了7.86亿票据案,加上1月的农业银行39.15亿票据窝案、中信银行9.69亿票据风险事件,3起票据案件累计涉案金额达56.7亿。
中国证券报此前报道称,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票据业务的排查整顿风暴力度空前。各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的自查正紧锣密鼓进行,部分商业银行目前已全面暂停票据业务,另有部分商业银行仅有电子票据业务正常开展。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监管层排查重点在于贸易背景审查、票据交易行为规范及内控管理,并要求重点排查同业户、通道业务等高风险模式。
央行、银监会已于4月底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26号文”),拟对票据中介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研究确定其功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出台行业规范制度,并对非法票据中介活动进行治理。
126号文称,部分票据业务发展不规范,部分银行有章不循、内控失效问题已经引发系列票据案件,造成资金损失,业务风险不容忽视。银行应于2016年6月30日前,全系统开展票据业务风险排查,对存在的风险银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银行应于7月15日前,将风险自查情况同时报送央行和银监会。这是两大金融监管部门今年第一次联手就票据业务发布通知。今年1月,银监会曾下发《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通知》。
对于银行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我国票据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承兑汇票被完全异化为单一的融资工具,不能保证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利用票据无因性原则,进行恶意公司催告等。董希淼还提到,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票据中介公司,专门为承兑汇票造假提供从合同和发票,到第三方担保的引入“一条龙服务”。而部分银行迫于业绩压力,审查把关不严,甚至少数银行员工主动参与其中。同时,部分银行票据业务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票据保管等环节漏洞百出。这些都使得票据市场风险大量积聚,票据案件层出不穷。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徐忠2015年曾发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中热点问题及其认识》文章,尽管讨论的是债券市场问题,但一针见血的指出,在混业经营大趋势下,分业监管潜藏很大风险,此次银行资金通过伞型信托流入股市即是明证;文章同时指出,“封建式监管”即重发展轻监管,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样也适用于分析2015年年中的这场股灾。
(Wind资讯综合财新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证券报等媒体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