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8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悲咒---琼英·卓玛(完整字幕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3 22:53: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发表于 2011-1-4 21:44:43 | 只看该作者
真好啊,逸君兄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1:59:3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就好。。
4
发表于 2011-1-5 22:38:30 | 只看该作者
果然得道高僧啊 {:4_95:}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8:40:24 | 只看该作者
偶熟人一个。。。

楼上是不是在其他论坛上的版主?
6
发表于 2011-1-6 18:52:4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谢谢分享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0:14:29 | 只看该作者
安般念入门



Meditation on Anapanasati – Elementary




本雅难陀法师主讲



禅修法概说  Introduction of Meditation Methods
禅修在佛教中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止禅,一个是观禅。观禅是毗婆舍那,而止禅是阇摩他。修止禅有四十种方法,这在《清净道论》里面也有提过:
一、十遍:白遍、黑遍、黄遍、红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光明遍、虚空遍。
二、不净观(尸体的十种不净相):膨胀(肿大)、青瘀(发黑)、脓烂、断坏(分
开)、食残(动物咬)、散乱(被动物撕咬而散裂开)、斩斫离散(被砍或断折)、
血涂(血肉模糊)、虫聚(布满尸虫及蛆)、骨(白骨观)。
三、十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念自己持戒清净的功德)、天
或信心随念(念自己来世不再辛苦的信心,可达到近行定)死随念、身至念
(念三十三/二身分)、安般念(看出入息)、念涅槃、布施或舍随念(念
供养的业力及功德,可达到近行定)。
四、慈、悲、喜、舍:慈、悲、喜都可以进入到三禅;而舍心观只可以进入四禅。
五、四无色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六、四大的业处:有止禅及观禅的修法。根据佛陀的说法,修四大的观禅之前必
须先修止禅为基础。
七、对于喜欢吃的食物,你必须生起厌恶的感觉,可达致近行定。
(初入门)The Method of Developing Anapanasati-- Elementary
上面说过禅修有四十种业处,但是在这里,我们主要是以安般念(出入息)的业处来开始禅修。
因为其实有很多禅修者的过去世都已经看过出入息了,所以你们应该要先试试修安般念的方法。若不行或看不到呼吸,可换修另一种业处。这样换修业处(禅修的方法),并不是有什么问题。

甲之一.禅修的环境及姿势 Environment and Posture of meditation
首先,佛陀说禅修者要打坐,必须找一个安静,没有声音的地方。因为对刚开始禅修的人而言,声音是一种干扰。他们在看呼吸时,心会常常禁不住地想要听听周围的声音,听听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定力就退了。
禅修时,必须坐下来先盘腿、闭起睛睛;若腿痛的话,可以更换双腿的位置使它舒适,换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身体也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或后仰。因为后仰的话,会对呼吸感觉不清楚,若出入息不清楚时,妄想就会涌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多。身体若是前俯的话,不只会越来越累,同时呼吸也会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快,这样是不能打坐的。除了身体要正直,头也一样要正直。
至于手要怎样放,并没有一定的姿势,所以手的姿势并不重要,可以随意放,只要舒适就好。最重要的是身体的姿势,因为身体不正,是会很容易疲倦的。
打坐时要闭起眼睛,将心念专注在鼻孔周围的呼吸,保持知道呼吸在一个比较清楚出入的地方。有些修行者为了让自己不要有妄念,以便清清楚楚地知道呼吸,他就会紧紧抓住呼吸、控制呼吸,导致身体越来越痛、紧绷,颈项也会紧绷,甚至有些禅修者只要一闭眼睛,就会感觉头硬硬的,很痛。所以刚开始禅修时,不要控制呼吸,虽然问题在开始时不是很大,但后来就会变得很大。以后一闭眼睛就会有紧、硬的感受,那是很辛苦的。

甲之二、四个专注呼吸的方法 Four Methods to concentrate on Breath 


A.看呼吸-观息 Knowing the breath
若要修安般念,首先只要知道自然的出入息(呼吸)就可以了。在刚开始时,一定要决定(默念):“我要专注自然的呼吸”:然后,息进入──知道;息出去──知道,就可以了;不要抓或控制呼吸。
什么方法都不会的禅修者,开始时应该要尝试──数息:“进、出、一;进、出、二;……进、出、八。”一到十也可以,或五到十都可以。但不要算太多,像十一、十二、十三等,因为会越数越不清楚;而且也不能算太少,好像一、二、一、二这样,定力无法生起,也就不能成功。
若一开始无法数息者,不应勉强数息,只要知道自然的呼吸进出就可以了。
接下来,若你能成功专注呼吸五分钟,你就要开始决意:“现在我可以专注五分钟,我要专注十分钟。”这样的慢慢、逐渐决定,可以的话,就决定十五分钟、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让能专注的时间逐渐加长。有时候,有些禅修者能专注长达半个小时,禅相会出现,但不要理它。这阶段的禅相若时时刻刻不一样,而且很明亮又一瞬间就会不见,这还不是真正的禅相。

错误的例子 Wrong Examples
a.有些的禅修者,他知道的是呼吸推动的感觉,因为他注意的是鼻孔周围,一直快速推动(鼻翼翕动)的力量。但是他本身其实知道这是错误的,因为出入息太快了,一点也不像呼吸的感觉。所以若是不小心注意到推动力的禅修者,就要自己决定:“我不要注意呼吸的推动,我要专注自然的呼吸而已。”这个时候,推动的感觉就会转弱,最后会自然消失。


b.禅修者一开始就注意到鼻孔周围有一点点冷的感受,并感觉很平静。其实他是注意到冷。结果过两、三天后,他就会感觉鼻孔里有越来越热的现象,像火烧似的,感觉很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在开始时所注意到的触点并不是呼吸而是身体上(鼻孔)的感受。人的身体具有十二种感受──硬、粗、重、软、滑、轻、流动、粘结、热、冷、支持、推动,而他注意到的是其中的冷、热。刚开始时只有一点点的感受,甚至觉得很平静,结果感觉越来越清楚时,就会越来越难以忍受,直至一闭上眼睛,就有很热的感觉,很辛苦,最后就无法继续静坐。
我们知道安般念能令禅修者修到四禅,但方法并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任何感觉上,也就是不要理会呼吸时的冷、热、硬、推动等十二种感觉(特质),而只要把全部注意力专注在自然的呼吸,就可以了。一心正念:“我要专注自然的呼吸而已”,这样即使有感觉到冷、热等感受,只要一概不理,种种感觉自然就会不见、消失掉。


c.有些禅修者看到呼吸后,就把心专注得越来越往鼻孔里,结果专注到鼻孔里面,导致鼻孔越来越紧,到最后还会发痛。所以禅修者要决定:“我不要专注鼻孔里面的触点,我只要专注鼻孔前面一点的呼吸。”
这样做,刚开始也许会很困难,这时候他可以闭起眼睛,然后把手放在鼻孔前面一点去感受呼吸,等做到了以后,再把手放下(拿开),去知道自然的呼吸,这样地用功的话,呼吸就会渐渐地越来越清楚,也就可以成功修得安般念的业处了。


d.有些禅修者专注鼻孔周围息的触点,他专注“触”专注得越清楚,那触点也就越来越硬、越来越痛,这样也不能成功修得安般念。这就是为何说禅修者只要知道自然的呼吸就好。

e.更有些禅修者,他专注呼吸时,把注意力专注在离鼻孔很远的地方,这样他的呼吸会不清楚,也就不能专注很久。所以禅修者不要专注太远的息,只要专注在鼻孔周围的呼吸就好。
f.如禅修者专注呼吸进出所经过的地方,心随着呼吸进到腹部,又随着呼吸出去到很远的地方,禅修者的专注力是不应该跟随着息的。所以我们的心不要随着呼吸旅行,而应该只是知道自然呼吸的进出就好。

初学者会面对的问题 Beginners’ problems

1.为何禅修时不容易专注?Why can’t concentrate easily while meditating?
刚入门的禅修者,也会因为妄想太多而不能专注,这是因为我们住的世界,心对外面涉猎太多、欲望太多,喜欢事先作很多计划。所以一闭上眼睛打坐,心里就会不断思想过去、未来。所以禅修者若想要成功入禅,一定要很用功,因为禅修不是轻易能成功的。
虽然我们也许在过去世也有打坐的业力,但它毕竟离现在太遥远、力量也太弱了,所以不是每个人都同样能快速的成功入禅。每个人入禅所需要的时间长短,进步的快、慢都是因人而异的。

2.好老师对禅修者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Guiding under a Good Teacher’s
禅修者如想要成功,好的老师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们要常小参,有什么问题就问。
话说佛陀的弟弟难陀尊者,有一天在打坐时突然生出这么一个妄想:“一个禅修者若要证入涅槃,一半是依靠老师的教导,另一半是依靠禅修者自己的努力。”但他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就去请问佛陀,佛陀回答说:“我的弟弟难陀啊!你不应有这样的妄想,只有好老师为依靠始能证入涅槃,而我(佛陀)就是一个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的教法错误,学生就学到错误的方法。如果我(佛陀)没有出现的话,你们是不会证入涅槃的。”

3.三种禅相 Three types of nimitta
真正的禅相分三种:第一阶段是禅相刚开始出现时,是灰灰的取相;第二阶段是似相,它还不是很稳,所以这个阶段的禅相有时还会不见;然后第三阶段的禅相会继续越来越稳并且不会不见,就算长达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也不会不见的,就是真正可以进入初禅的禅相。
还有,要对治散乱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不要想、不要讲太多话,即使行、住、坐、卧,也唯有继续保持知道呼吸,这样两、三天后,心思一定会越来越稳、越来越平静,定力就生起了。

4.初学者应如何看待禅相? What should the Beginners do with the nimitta? 
o 知道但不要理它 Know the nimitta is there but ignore it …
定力较稳定时,禅相就会生起,刚开始的阶段,不应理它,包括形状、颜色,都不要知道。虽然禅相在你面前,不理也是还会看得到,禅修者这时就要决意:“我不会理它”;但你如此决意时,禅相就不见了,也不要不高兴,因为禅相有时会在你前面,有时又会在你后面,有时又会很远,所以它是怎么样?什么颜色、形状?都不要理它。
禅相是光亮的,有些人因为太亮了,眼泪也会溢出,但是不要理。这个阶段只要继续保持稳定,继续知道呼吸会比较好。大概半个小时可以专注时(记得不要看手表,只是心里有“大概”的念头就好),就要决定专注四十五分钟、一个小时,循序渐进。

B.长短息 Long and Short Breath  
如果不能专注长达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的禅修者,可转而注意长短息的阶段。长短息是指:长息──缓慢而且长的息;短息──短促的息。即第一阶段知道息的进出,第二阶段是知道呼吸的快慢长短的这种自然现象。至于呼吸到底有多快?多慢?多长?多短?就不要理它,否则心会累。
看呼吸和长短息两个阶段同时修,若这样专注一个小时,禅相就会越来越稳,但也先不要理它,因为这时的禅相恐怕有时会不稳定。

C.全息 Whole Breath
若两个阶段可以成功的话,可换修第三阶段──全息:从呼吸的开头到结束都能清楚知道,但却不要去想它到了哪里,只要保持一个触点,也就是不要随息──别跟呼吸进去体内又出来。
这时,禅修者就要看呼吸、长短息、全息三个阶段一起修:
刚开始看呼吸(大概半小时),以后看长短息(大概半小时)、以后再看全息(大概半小时)。这时禅相也许会出现,但不要理它。
若禅相还没出现的禅修者,还是要这样继续三个阶段一起交替修,先不要换修第四个阶段──微息。要记得,若还没有成功修到第三阶段的禅修者,不要跳修第四阶段,否则心会乱,也不会有禅相出现。

D.微息 Subtle Breath
若禅修者已成功修完前面三个阶段,想要换修第四阶段,他应该修第一阶段(大概十分钟)、第二阶段(大概十分钟)、第三阶段(大概十分钟)。
这时,如果禅相会越来越亮、越来越稳,(一、两个小时)也不会不见的话,就可以修第四个阶段──微细的息。
微息是知道自然微细的息,但不要知道进出、长短、开头或结束。这个阶段,有的禅修者对息的感觉越来越弱、越来越不清楚,所以不容易专注。
这个阶段若能感觉息在鼻孔稍前面的地方是错的,这样禅相是不会靠近来鼻孔前面和息结合在一起;所以一直保持知道鼻孔周围微细的息是很重要的。这时候,禅相与微细的息就会结合在一起;这时也不要理禅相,继续知道你微细的息就行了。当微细的息越来越细至不见时,你才可以转而决定:“我要专注禅相”。
禅修者修到第四个阶段时,若微息不见了,不要刻意去寻找或控制微息的感觉,这样是会使定力退掉的,所以这时候只要转入专注禅相就对了,继续专注禅相的话,知道就可以了。
E虽然我开示了四个阶段的安般念修法,但并不是每个禅修者都必须跟着修这四个阶段,其实只是知道自然的息就对了。若可以专注与呼吸结合的禅相时,禅修者可以进一步决定:“我要专注禅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0:15:15 | 只看该作者
安般念的修持法

The Method of Developing Anapanasati


主讲者:本雅难陀禅师 Venerable Punnananda





form bhavavga
 A.安般念的修法
1.现在你们在看呼吸的阶段,把心专注在鼻孔周围。刚开始时,禅修者只要继续知道自然的呼吸就可以了。
2.在可以专注禅相一、两个小时后,禅修者这时一定要查有分里的禅相。“有分的禅相”,有些禅修者他不明白“有分”是什么意思。这样说吧!它是心脏里有分的禅相,也就是说你的禅相在一、两个小时里不会消失时,一定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

一、如何查心脏里的禅相 How to check nimitta inside the heart

1.刚开始看微息(五分钟左右)。这时,若禅相有出现是对的,但是刚专注禅相时,心不是很稳,所以专注禅相时,不能专注很久。所以每个禅修者刚开始静坐时,一定要先看呼吸。
2.大概几分钟左右,然后决定“我要专注禅相。”
专注禅相时,一些禅修者会有一些问题。例如:他专注禅相时,知道这是禅相。他们的心专注禅相,越来越稳定,然后喜欢的心思跑出来,接着平静、快乐的心思也跑出来,然后喜欢的、快乐的心思全部会一起消失,之后变成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的心跑过了第二禅、第三禅,进入第四禅的阶段,所以寻、伺、喜、乐四个禅支都消失了。
3.所以刚开始专注禅相的禅修者,投入专注禅相,继续的专注于禅相。如果你能成功的专注(一个小时左右),快到(一个小时)的时候,一定要默念:“我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因为有些禅修者决定错误,讲成‘要查心脏’,专注力很快从鼻孔周围的禅相移下来心脏里面,结果只会看到心脏或心脏里的血而已。这是因为他们默念错误“我要查心脏”的关系。所以要查禅相,一定要默念“我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
4.你的心专注鼻孔周围的禅相,然后心下来心脏里面。你会看到另一个禅相,查中间、周围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多小、多大?但不要查太久,也不要查太快。因为查太久,心会跳动不舒服;太快的话,又看不清楚。
有些禅修者,他决定“我要查有分”,所以他进入了心脏里面,却只看到有分而已,但看不到禅相。每一个禅修者的问题不一样。所以查禅相的时候,一定要作决定,并默念告诉自己“我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

5.查心脏有分的禅相时,只要看一、两分钟,注意看中间和周围的颜色,因为中间的颜色是禅相的颜色,周围的颜色是有分的颜色。禅相是依靠在有分的中间。
依靠是什么意思?比如你们看我的手有线,线是依靠着我的手;我穿的袈裟是依靠着我的身体。禅相是依靠着‘有分透明的界’,它的名字是‘有分透明的界’,不是‘有分心’。‘有分心’是心所,‘有分透明的界’是色法,两个名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有分心’是什么心所?是睡觉时没有作梦的心,这是‘有分心’。有分心的目标是你进入母胎时那个结生心的目标,也是你死亡心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你的过去世临终速行心行业的目标,所以‘有分透明的界’跟‘有分心’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6.第一次查不到禅相,没有关系,心再上来专注鼻孔周围的禅相,半个小时以后,才决定第二次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查的时候,用一、两分钟左右去查,方法和上述一样。一定要默念“我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看到禅相中间、周围的颜色就可以了。
查禅相这个阶段成功的禅修者要做什么呢?这个时候,就要换修另一个查五禅支的阶段。

Five Jhana Factors
乙之一:怎么查五禅支?How to check Five Jhana Factors?
1.每个禅修者,刚开始先看呼吸(五分钟),之后决定“我要专注禅相。”
2.专注禅相(一个小时左右),在心里默念:“我要查心脏部位(有分)的五禅支。”
3.把专注禅相记得五禅支感觉的心移下来,查心脏部位(有分)的五禅支,默念每个禅支的感觉。
五禅支的定义The meaning of Five Jhana Factors
 五禅支是寻、伺、喜、乐、一境性。它们的意思是:
 a.寻:你刚开始静坐时,心投入了禅相,决定“我要专注禅相。”这时,你的心刚开始专注在禅相上,这一个专注的心就是寻。所以寻是你刚开始专注禅相时,正念专注禅相的感觉。
b.伺:心专注禅相后,继续的知道“禅相、禅相……”,这个觉知的心是伺心所。所以“伺”的意思是继续“正念的专注禅相、禅相,禅相……”。现在看呼吸,继续知道看呼吸,也是伺心所的一种。
c.喜:看到禅相时,喜欢禅相的感觉。
d.乐:看到禅相时,平静快乐的感觉。
e.一境性:一直知道禅相这一个目标的感觉。
这是五禅支的感觉,五禅支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觉到。
五禅支不是我们专注的目标,五禅支是心所,心所只能感觉到。这种感觉到的禅支,禅师会说:“这就有查到了!”
五禅支的定义感觉。也就是叫你查心脏里面“有分透明的界”里的五禅支,是因为要确定是否已经进入初禅的阶段。所以五禅支能查到的话,就可以换修初禅了。

注意attentionE
禅修者在每一个阶段入禅时,应是依各人定力的力量来决定入禅的时间,下文中所写的时间纯粹只是一个建议而已。为此故,下文中所有提及时间者,一律以括号来显示之。




乙之二:初禅及五自在 The First Jhana and Five Masteries
A.怎么进入初禅?How to attain the First Jhana?
1. 每一个禅修者刚开始时,一定先看微细的息(五分钟左右)。
2. 之后决定(在心里默念)“我要进入初禅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然后心继续专注禅相。
3. 等觉得时间到了(或差五分钟左右)的时候,先别开眼睛,再默念:“查心脏里有分的五个禅支”……查的方法和上述的查五禅支的方法一样,也只要感觉到就可以了。
已经可以进入初禅(成功查到五禅支)的禅修者,可换修另一个练习初禅之五自在的阶段。
B.初禅的五自在 The Five Masteries of First Jhana
 五自在之中,住定自在比较重要。住定自在可以成功的话,五自在全部应该都可以成功。
步骤 STEPS:
1.
刚开始一定要先看微息(五分钟)。
2.
之后需要决定(默念):“我要进入初禅(两个小时)。”
3.
过后继续专注禅相。心继续专注禅相。
4.
等觉得时间到了(或差几分钟)的时候,先别开眼睛,再默念:“查有分的五禅支”……查的方法和上述的查五禅支的方法一样,也只要感觉到就可以了。
5.
在查过五禅支之后出定(开眼睛),查手表看是否有正确入定两个小时?时间准吗?
如果快或慢半个小时就不可以。
进入初禅的阶段,至少要两个小时或三个小时,能够四个小时会比较好。

错误的例子Wrong examples for First Jhana
1.第一禅的阶段是把心慢慢的投入禅相。进入初禅时,心继续的投入禅相,初禅的感觉才不会跑掉。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你的心会跑去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连自己也不知道。
2.一个禅修者他打坐时,闭起眼睛决定:“我要进入初禅”,呼吸就不见了。他自己觉得奇怪:“咦!为什么?我还在初禅,却连呼吸也不存在?”然后每次决定入禅,一闭起眼睛,呼吸就不存在,进第三禅,呼吸不存在、第四禅,呼吸也不存在,全部禅支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五自在弄错了,所以闭起眼睛就自己进入第四禅;第二禅、第三禅是什么感觉,他都不知道。这是因为他没有把五自在练好的问题,所以练习五自在是很重要的。
练习初禅的五自在成功后,就可以换练习第二禅的阶段。

丙、第二禅The Second Jhana
丙之一:如何进入并确定已在第二禅里 How to attain the Second Jhana ?
1.
要进入第二禅的禅修者,刚开始先看呼吸(五分钟)。
2.
之后决定:“我要进入初禅(五分钟)。”
3.
(五分钟内)继续专注禅相,若觉得时间(五分钟)要到的时候,先查有分里的五禅支。
4. 思惟:“在初禅,寻、伺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二禅是比较舒服。”
5. 然后心上来专注知道禅相,然后再决定(默念):“我要进入第二禅。”
心专注知道禅相,这样喜欢、快乐的心会出来,但是不要抓喜欢、快乐的感觉。(第二禅心:喜、乐、一境性)
6. 一直到觉得时间到了,就去查有分的三禅支:喜、乐、一境性。方法和查五禅支一样,只是不念.寻、伺 两个禅支,只是念喜、乐、一境性 三禅支。
第二禅一定会有喜欢、快乐的感觉(第二禅心:喜、乐、一境性)。心要继续保持喜欢、快乐的感觉(第二禅心:喜、乐、一境性),继续把心保持专注知道禅相,这就是第二禅的阶段。
错误的例子:Wrong example for Second Jhana
有些禅修者进入第二禅时,他觉得喜禅支的感觉消失,但是乐却感觉得比较清楚。这是因为心跑去其他的阶段。
如果查三禅支成功之后,就可以修第二禅的五自在。

丙之二:第二禅的五自在 The Five Masteries of Second Jhana
1.刚开始看呼吸,之后决定:“我要进入初禅(五分钟)。”
2.(五分钟)过后查五禅支。
3.思惟:“在初禅,寻、伺 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二禅是比较舒服。”
4.然后心上来专注知道禅相,决定:“我要进入第二禅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
5.等到觉得入定的时间快要到时,先到心脏里查三禅支,然后才出定(开眼睛)
查手表。时间准不准?
这样练习第二禅的五自在。第二禅成功后,禅修者要换修第三禅的阶段。

丁、第三禅The Third Jhana
丁之一:如何进入第三禅?
How to attain the Third Jhana?
1.开始看呼吸(五分钟),过后才决定:“我要进入初禅(一分钟)。”
2.(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五禅支。
3.然后思惟:“在初禅,寻、伺 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二禅是比较舒服。”
4.再把心上来专注知道禅相,决定:“我要入第二禅(一分钟)。”
5.(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三禅支。
6.然后思惟:“在第二禅,喜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三禅比较舒服。”
7. 然后心上来鼻孔周围禅相,决定:“我要进入第三禅(一个小时)”。
8.这时把心专注知道禅相,快乐的感觉(第三禅心:乐、一境性)会出现,但不要去抓取乐的感觉(第三禅心:乐、一境性)。时间到,就查有分的两禅支:乐、一境性。
成功的查过心脏里的两禅支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练习第三禅的五自在。


丁之二:第三禅的五自在 The Five Masteries of Third Jhana
1.开始看呼吸(五分钟),过后才决定:“我要进入初禅(一分钟)。”
2.(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五禅支。
3.然后思惟:“在初禅,寻、伺 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二禅是比较舒服。”
4.心上来专注知道禅相,决定:“我要入第二禅(一分钟)。”
5.(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三禅支。
6.然后思惟:“在第二禅,喜 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三禅是比较舒服。”
7.心上来鼻孔周围的禅相,决定:“我要进入第三禅(一个小时)。”
8.这时把心专注知道禅相,快乐的感觉(第三禅心:乐、一境性)会出现,但不要去抓取乐的感觉(第三禅心:乐、一境性)。感觉时间到,就查有分的两禅支:乐、一境性。
然后出定(开眼睛)查手表。看时间准吗?如果准,第三禅的五自在也成功了。

错误的例子:Wrong examples for Third Jhana
1.修第三禅时,一定要有平静、快乐的感觉。有些禅修者说:“在第三禅的阶段,我觉
得喜欢的心也会跑出来。”这是因为心跑去其他阶段。
第三禅成功后,禅修者要换修第四禅的阶段。
戊、第四禅The Forth Jhana
戊之一:如何进入第四禅 How to attain the Forth Jhana?
1.开始看呼吸(五分钟),过后才决定:“我要进入初禅(一分钟)。”
2.(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五禅支。
3.然后思惟:“在初禅,寻、伺 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二禅是比较舒服。”
4.心上来专注知道禅相,决定:“我要入第二禅(一分钟)。”
5.(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三禅支。
6.然后思惟:“在第二禅,喜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三禅是比较舒服。”
7.心上来鼻孔周围的禅相,决定:“我要进入第三禅(一分钟)。”
8.(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二禅支乐、一境性。
9.思惟:“在第三禅,乐 禅支其实粗劣,不舒服;第四禅是比较舒服。”
10.心上来专注知道禅相,决定:“我要进入第四禅”。
11.(一个小时左右)过后,查心脏里的两禅支: 一境性、舍心。
舍心是舍受,心里是苦、乐、高兴,不高兴全都不存在的感觉,只是平静的感觉。
我们有五种感受,就是苦、乐、高兴、不高兴和舍,第五种是舍心(不苦不乐受)。这时,你专注禅相时的喜、乐感受都不见了,这就是舍的感觉出现了。
如果查两禅支成功的话,就可以转修第四禅的五自在。

戊之二:第四禅的五自在
Forth Jhana’s Five Masteries
1.开始看呼吸(五分钟),过后才决定:“我要进入初禅(一分钟)。”
2.(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五禅支。
3.然后思惟:“在初禅,寻、伺 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二禅是比较舒服。”
4.心上来专注知道禅相,决定:“我要进入第二禅(一分钟)。”
5.(一分钟)之后,查有分的三禅支。
6.然后思惟:“在第二禅,喜禅支是粗劣,不舒服;第三禅是比较舒服。”
7.心上来鼻孔周围的禅相,决定:“我要进入第三禅(一分钟)。”
8.这时把心专注知道禅相就好了。
J 在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阶段,心只是知道禅相就够了。
这时把心专注知道禅相,快乐的感觉(第三禅心:乐、一境性)会出现,但不要去抓取乐的感觉(第三禅心:乐、一境性)。感觉时间到,就查有分的两禅支:乐、一境性。
9.思惟:“在第三禅,乐 禅支其实粗劣,不舒服;第四禅是比较舒服。”
10.心上来专注知道禅相,决定:“我要进入第四禅”,心维持知道禅相就好,不要注意呼吸跟声音有没有存在。
11.(一个小时左右)过后,查有分的两禅支: 一境性、舍心。
12.然后出定(开眼睛)查手表。看时间准吗?
如果准,就是第四禅的五自在也成功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0:17:53 | 只看该作者
大空之修习

一时,世尊住在释迦国迦毗罗卫城里的尼拘陀园。那时,佛陀开示《大空经》如下:“阿难,比丘不会因为乐于群体、取乐于社群、欢喜社群而照耀世间。诚然,若说乐于群体把自己投入于乐于社群、欢喜社群的比丘,能够如意而毫无困难地获得出离之乐、寂静之乐、菩提之乐,那是不可能的。然而,若比丘独居、远离社群,则他能够如意而毫无困难地获得出离之乐、寂静之乐、菩提之乐,这些是可预料之事。”

对于上述的佛语,注疏如此解释:“无论是否在忙碌的时刻,乐于群体的比丘,都不能获得修行的成就。”于此,群体是自己人的聚会;社群是各种不同人的聚会。所以,无论是乐于群体或社群,深陷乐于社群的比丘即受到社群之结所缚,而不能获得优越的修行成就。但是,若比丘用完餐、打扫日间居处,然后修习禅定、乐于独处,他即能于佛陀的教化里照耀世间。

出离之乐是已舍弃贪欲及欲乐之乐。寂静之乐是灭除贪、瞋、痴等之乐。菩提之乐,是缘取涅盘为目标的圣道所导致的觉悟之乐。当比丘知见涅盘时,乐即于其心中生起;该乐名为菩提之乐。当比丘独居、远离社群时,他能够如意而毫无困难地获得出离之乐、离群隐居之乐、寂静之乐、菩提之乐,这些是可预料之事。

当时,佛陀继续开示大空之修习:“诚然,阿难,若说乐于群体、欢喜社群的比丘能够安住于暂时性与可喜的心解脱,或安住于永恒与不可动摇的心解脱,那是不可能的。然而,若比丘独居、远离社群,他能够安住于暂时性与可喜的心解脱,或安住于永恒与不可动摇的心解脱,这是可预料之事。”

于此,注疏解释:‘暂时’是指在任何时刻,进入安止定皆能脱离烦恼;心解脱是指色界与无色界禅定。于《小部.无碍解道》中提到:“四色禅与四无色定是暂时性解脱。”为何?当比丘入于禅那时,无论是色禅或无色禅,其烦恼皆只在安住于禅定时暂停。当他从禅那出定后,烦恼还是能因其对各种目标的不如理作意而生起。在禅定里,他只觉知禅那的目标,如:地遍、入出息。若他能够稳定地专注于该目标,由于他那既深且强而有力的禅支对抗烦恼,诸烦恼即没有机会生起。这些即是暂时性解脱。

永恒的解脱,则是指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什么是不可动摇?不可动摇是指不会受到烦恼动摇或影响。至此,佛陀所说的是什么?乐于群体及受到社群之结束缚的比丘,不能证得世间或出世间的特别素质;远离社群及乐于独处的比丘则能证得。即如慧观菩萨的例子,在出家后的首七年,当他还是受到八万四千出家人围绕着时,他无法证得独特的一切知智;但在远离社群及乐于独处之下,他得以在七天之内攀上菩提之高峰,证得了独特的一切知智。

随后,佛陀继续开示:“阿难,我没有看到任何一种变易的色法,不会导致贪恋及耽乐于它的人感到愁、悲、苦、忧、恼。”在此,称为色法的身体,是由许多微小粒子或色聚组成。若比丘有系统地辨识它们,他就会看到它们里面的究竟色法。它们生灭得非常迅速,一旦生起就即刻灭尽;所以它们是无常的。若人不能以智照见这本质,他即会因贪欲而取乐于色。若他如此作为,他即会因色变易而感到愁、悲、苦、忧、恼。

如是,由于舍利弗与目犍连加入僧团成为佛弟子这项变易,所以他们以前的师父山加耶,即感到愁、悲、苦、忧、恼。在家居士乌巴里与佛陀讨论法之后成为佛陀的弟子,这项变易也令他以前的师父那他子感到悲痛。当时的那他子是尼干达教的创始人;乌巴里则是他的大弟子。有一天,乌巴里去问佛陀许多问题;佛陀很清晰地举例回答,令他感到很满意。而该段问答即名为《乌巴里经》,乌巴里在听完该经后证得了初果成为佛陀的弟子。

过后,佛陀继续讲解大空之修习:“然而,阿难,于此有如来所发现的安住:通过不作意一切相而进入及安住于内空。若如来如此安住时,诸比丘或比丘尼、众男居士或女居士,诸王或大臣、众外道或他们的弟子们前来见他,那么,以倾向离群隐居、独处、乐于出离及已完全断除诸漏根基的心,他肯定只会以倾向遣散他们的心给与开示。”

其意义如何?若刚出家的无智比丘说:“世尊像把牛放到田野般把我们带离社群,训诫我们离群隐居,然而他自己的四周却有众王与大臣等围绕着。”为了避免造成这种评论的机会,佛陀在开示时先这么说,以显示即使坐在一个遍满世界的社群当中,他依旧犹如单独一人静处一般。再者,佛陀在《相应部.蕴品.花经》说:“诸比丘,犹如一朵青莲花或白莲花生于水中,成长于水中,而后伸出水面不受水所沾染;如是,诸比丘,如来亦生于世间,成长于世间,而后超越世间,不受世间所沾染地安住。”

空:什么是一切相?名色法称为相,或称为行法。当佛陀进入阿罗汉果定时,所生起的阿罗汉果心,缘取无名法、无色法的涅盘为目标。其中毫无名色之相,如颜色、声音等。此安住是由如来所发现,他通过不作意一切相而安住于空(涅盘)。

首先,基于自身的特质,果定称为空,但作为其目标的涅盘,也被称为空,因为它毫无贪、瞋、痴。另者,也可依据入道的方式来解释,因为观智也被称为无相、无愿、空。于此,若比丘在观照诸行法为无常时,导致圣道从无常当中出起而趣向涅盘,其导致圣道出起的观智即称为无相。

若比丘在观照诸行法,由于不断受到生灭逼迫而苦的一面时,导致圣道从苦中出起,其导致圣道出起的观智即称为无愿。若他在观照诸行法为无我时,导致圣道从无我当中出起,其导致圣道出起的观智即称为空。于此,道由于无相观智而称为无相,而无相道之果,也称为无相。对于无愿与空,也是如此。

当佛陀向听众开示佛法时,其心是倾向于离群隐居与倾向于涅盘的。他肯定只会以心倾向遣散他们地给与开示,所以他时常会说:“你们可以走了。”在什么时候世尊会如此说呢?是在用完餐之后活动的时刻,或在初夜活动的时刻。用完餐后,世尊在香舍里如狮子般地躺着休息片刻,起身后即坐着入果定。当时,僧团为了听闻佛法而前来聚会。了知适当时刻的世尊即从香舍出来,坐在早已为他备好的座位上,开示佛法。有如计算煮药油的时间般,他绝不会超出时间,即以倾向离群之心遣散僧团。

在初夜的时候,佛陀也如此遣散僧团,说道:“夜已深,这是你们做适当之事的时刻。”因为自从证悟以来,由于佛陀的意门转向心倾向于涅盘,所以即使是他的眼、耳、鼻、舌、身双五识,也都倾向于涅盘。由于佛陀对诸行法的透彻了解,即使所见的微妙目标也只显现其厌恶的一面,对于其它目标则厌恶性更加强烈。由于涅盘极为宁静殊胜,所以其心只倾向于涅盘,就有如受到口渴困扰的人只倾向于有凉水之处。

安住于空是宁静殊胜的,这是为何佛说:“所以,阿难,若比丘立愿:愿我进入与安住于内空,他即应向内稳固其心,令之宁静、专一及专注。”这段话的意义为何?若比丘想要缘取涅盘为目标,而进入空(空果定)。首先,他应当稳固其心,专注于禅那目标,如:安般似相、光明遍、地遍、白遍似相等等。

在《大空经》中,佛陀继而言道:“阿难,他应如何向内稳固其心,令之宁静、专一及专注呢?于此,阿难,远离欲乐及远离不善法的比丘,进入与安住于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安住于拥有不苦不乐受,及由于舍而念清净的第四禅。这是比丘如何向内稳固其心,令之宁静、专一及专注。”在此,佛陀教导四色界禅作为观智的基础。

巴利系佛教传承认同两种不同的修观行道,其中之一是止行道。此行道涉及先修习止禅至近行定或安止定的阶段,以作为修习观禅的基础。采取这种行道的止行者,先修至证得近行定或色界禅或无色界禅。然后,再从识别入禅时生起的名色法开始修观。过后,再识别欲界的名色法,如:眼门心路、耳门心路过程等等。之后,他再追寻它们的因缘,这即是缘起的实修方法。然后,他再观照此名色及它们之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对于这类禅修者,他之前所证得的近行定或安止定是心清净,即七清净当中的第二项清净。

另一种行道称为纯观行道,这种行道不以止禅作为修观的基础。反之,在清净其戒之后,禅修者有系统地修习四界分别观。当能够看到名为色聚的微小粒子时,他必须辨别它们。若他能辨识色聚里的地、水、火、风四大界,而又能专注于该四大界,当时的定力则隐喻式地称为‘近行定’,但并不是真正的近行定。因为真的近行定,是接近禅那之定。

于四界分别观,无论禅修者如何精进,他都不能证得禅那。为什么?因为色聚里的四大界之特相非常深奥。一旦生起,它们即灭尽。这些不断变易的四大界是专精之心的目标。当此观照力增强及更为准确时,其心即会自然地专注于色聚中不断变易的四大界之流,而其定力则与近行定相等。心对四界特相的剎那至剎那间的专注力,名为止剎那定。由于其稳定的程度与近行定相等,所以它被称为纯观行者的心清净。这种禅修者又名为‘干观行者’,因为他没有受到禅那的‘滋润’即修习观禅。

三相:在分别名色及辨识它们的因之后,止行者与纯观行者两者,都必须观照诸行法的三相,即:由于坏灭而无常;由于不断受到生灭逼迫之厄而苦;由于在世、相续及剎那三方面没有实质而无我。当此观照力增强及更为准确时,其心即会自然地专注于不断变易的名色流,而其定力则与近行定相等。心对名色过程之无常,或苦,或无我的剎那至剎那间专注力,名为观剎那定。

在《大空经》里,佛陀教示禅定作为修观禅的基础。于此,将简短地讲解如何修习安般念至第四禅。你应当于鼻孔周围或上唇(人中),专注在最明显的接触点上的息(呼吸)。若能够专注于息大约一小时,你应在同一点专注整道息,且觉知它的长短。

在此,长短是指时间的长短。不要刻意把息弄长或短,且让呼吸自然。若你能够专注于整道息一小时或更久,息就会自然变得微细。当时你应当专注于整道微细的息。无论它是长或短,你都应觉知整道微细的息。当你能够在每次禅坐的时间,都专注于微细的息超过一小时,一般上,在两三天之内禅相即会出现。

对于初学者,此相是不稳定的,因为定力还不够强而有力。当息与禅相结合时,心就会自动地紧贴于该禅相。当时,你应只专注于禅相,不再专注于息。时而注意禅相,又时而注意息的方法是不正确的。若禅相从鼻孔周围消失,你应当再次专注于自然的息(呼吸)。当禅相再次重现时,你再换回专注它。

禅相必须是出现在鼻孔周围才可专注于它。若你专注稍微远离鼻孔周围的禅相,不久你的定力即会退失。只有通过专注在接触点上的息,你才能够成就安般念;而该接触点是在鼻孔周围或上唇(人中)。所以,如果专注在离开这些接触点的禅相,不久你的定力即会退失。

三种禅相:若你能够专注于紧贴在鼻孔周围的禅相超过一小时,你的定力将会提升,禅相也会逐渐改变。一般上,在开始阶段禅相是灰色的;这即是遍作相或预作相。当对该禅相的专注力更加强时,它即会变得白如棉花;这即是取相。你必须继续专注于该禅相,如此当定力足够强时,它即会变成晨星般清澈明亮;这即是似相。若能够专注于该禅相超过一小时或至两小时,不久你就能证得近行定或安止定,而安止定即是禅那。

在近行定的阶段,由于诸禅支还相当弱,所以有分心还是生起得非常频密。但在安止定的阶段,诸禅支则强得足以使禅那维持一段长久的时间。在此,什么是有分心?根据《阿毗达摩藏》,简要地说心可分为两种:心路过程心与离心路过程心。心路过程是在生命中心流活跃的一面;离心路过程心则是出现为结生、有分及死亡的不活跃之心。

在没有心路过程发生时,有分心即会生起,缘取前一世临死时出现的目标。当心路过程再次生起时,有分即会停止。有分的生起是为了不让心流中断,所以它称为有分,即生命相续流或生命的成份。它是过去世所造的业力引生的果报心。它并不能缘取现在的目标,而只能缘取过去的目标;所以它是不活跃的心或离心路过程心。因此它不能取安般似相等为目标。

在近行定的阶段,由于诸禅支还相当弱,而不能长久地维持定力,所以有分心在这阶段还是生起得非常频密。若它持续发生几分钟,禅修者就会以为自己没有识知任何目标。为什么呢?因为有分心不能缘取现在目标,例如安般似相等等。它只能缘取出现于前一世临死时的过去目标。在修习缘起法时,许多禅修者就能明白这一点。

所以,为了能够令到有分心暂时不再生起,你应当以强而有力的正念专注于安般似相。若能镇伏有分心,且能深入地专注于安般似相,不久你即会证得禅那。这即是初禅,其中有五种禅支,而它们已强得足以维持禅那一段长久的时间。

五禅支是:一、寻:将心投向及安置于安般似相;二、伺:保持心持续地注意似相;三、喜:喜欢似相;四、乐: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五、一境性:对似相的一心专注。在初禅里有五禅支;在第二禅里有喜、乐及一境性三禅支;在第三禅里有乐及一境性两禅支;在第四禅里有舍及一境性两禅支。若过后你进修十遍禅,譬如地遍,你就能够证得八定,即八种禅那。

在开示修习禅那之后,佛陀继而在《大空经》讲解观禅:“于此,阿难,远离欲乐及远离不善法的比丘,进入与安住于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安住于拥有不苦不乐受,及由于舍而念清净的第四禅。这是比丘如何向内稳固其心、令之宁静、专一及专注。然后,他向内观照空。当他向内观照空时,其心不能向内入住于空,不能获得信心、稳定与胜解。如是,他如此觉知:‘当我向内观照空时,我的心不能向内入住于空,不能获得信心、稳定与胜解。’如此,他对该过程拥有完全的明觉。”

注疏解释‘内空’为自身的五蕴之空,‘外空’则是他人的五蕴之空。在此所说的空,必定是通过观照内外五蕴为‘无我’,以此来修习观禅,而达到暂时性的心解脱。当观照无我的观智达到道智的阶段时,它即会产生体验涅盘空的一面的果智。

内外五蕴:蕴有五蕴与五取蕴,五取蕴是观智的目标。有意修习观禅的比丘,必须先辨识这五取蕴。为什么是它们?在《相应部.蕴品.蕴经》里,佛陀说:“一切色法,无论是过去、未来或现在;内或外;粗或细;近或远;劣或胜,都称为色取蕴。”它们是烦恼的目标,及受到渴爱与邪见执取为‘这是我的、这是我’等,这十一种色法是色取蕴。同样地,十一种受、十一种想、十一种行、十一种识,分别称为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有意修习观禅的比丘,必须先辨识这内外五蕴。为什么呢?且听注疏的解释。

在此教化里,有些人开始时辨识内行法或五蕴。辨识它们之后,他再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但圣道不会通过只观照内而出起或出现,因为必须也观照外(行法)。所以,他观照他人的五蕴及非有情的色法,也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他一时观照内五蕴,一时观照外五蕴。当他如此观照时,观智在他观内时与圣道连接;因此称他为“在先观照内之后,它从内出起。”若其观智在他观外时与圣道连接,则称他为“在先观照内之后,它从外出起。”对于“在先观照外之后,它从外出起”及“在先观照外之后,它从内出起”,也应如此理解。

另一人开始时先辨识色法。之后,他再观照四大界与它们的所造色,全部为无常、苦、无我。但圣道不会通过只观照色法而出起或出现,因为也必须观照名法。所以,他观照取该色法为目标而生起的名法,即:受、想、行、识。他一时观照色法,一时观照名法。当他如此观照时,观智在他观色法时与圣道连接;因此称他为“在观照色法之后,它从色法出起。”若其观智在他观名法时与圣道连接,则称他为“在先观照色法之后,它从名法出起。”对于“在先观照名法之后,它从名法出起”及“在先观照名法之后,它从色法出起”,也应如此理解。(《殊胜义注》第一册;《清净道论》第廿一章)

我们在修习观禅时,必须留意上述记载于注疏的重要指示。只观内或只观外,并不足以令到我们亲见涅盘,所以必须观照内外两者。

三相:有比丘开始时,观照诸行法为无常。但圣道不会通过只观照无常而出起,因为必须也观照苦与无我。所以,他也观照诸行法为苦与无我。当如此观照时,观智在照见无常时与圣道连接;因此称他为“在先观照无常之后,它从无常出起。”若其观智在他观苦或无我时与圣道连接,则称他为“在观照无常之后,它从苦或无我出起。”对于“在先观照苦及无我之后”的出起,也应如此理解。

所以,比丘必须轮流地观照称为行法的内、外五蕴,这两者皆为无常、苦、无我。当他达到对诸行法中舍时,其观智已达至顶点,及即将导致圣道出起。若他当时着重于观照诸行法为无我,这即是空而无我。因此佛陀在《大空经》里说:“然后他向内观照空,当他向内观照空时,其心不能向内入住于空,不能获得信心、稳定与胜解。如是,他如此觉知:‘当我向内观照空时,我的心不能向内入住于空,不能获得信心、稳定与胜解。’如此他对该过程拥有完全的明觉。”

“他向外观照空…他向内外观照空…他观照不动…当他观照不动时,其心不能入住于不动,不能获得信心、稳定与胜解。如是,他如此觉知:‘当我观照不动时,我的心不能入住于不动,不能获得信心、稳定与胜解。’如此他对该过程拥有完全的明觉。”什么是不动?这词是指四种无色界禅定。

他观照其中一个不动无色定,下决心道:“我当成为双方解脱者,即证得所有四禅八定与阿罗汉果两者的人。”当他证得四无色定时,他已从色界解脱。当他观照某一个不动无色定为无常、苦、无我时,若证得阿罗汉果,他即已解脱了一切的名法。所以,这种人称为从名与色双方解脱者。然而,在《大空经》里他还未如此成功,所以佛陀再教以下的方法:“当时,该比丘应如之前一般再向内稳固其心,令之宁静、专一及专注于该相同的定之相。”

这里是指作为观禅基础的禅那,因为从自己还未熟悉的基础禅出定之后,他把心向内观照空,但其心并不能入住于空。当时,他心想:“观他人的五蕴相续流又会怎样呢?”所以他把心向外观照空,但其心还是不能入住于空。当时,他又心想:“一时观自己的五蕴相续流,再一时观他人的五蕴相续流又会怎样呢?”所以他把心向内、向外观照空,但其心还是不能入住于空。当时,想要成为双方解脱者,他又心想:“观不动又会怎样呢?”所以他把心观照不动,但其心还是不能入住于空。

于此,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不应放弃自己的努力,他不应放弃禅修而乐于群体或社群,他不应随同在家信徒而乐于社群。反之,他应当不断重复与透彻地修习相同的基础禅定。如是佛陀说“如之前一般…于该相同的定之相”等等,以指出那就好像当砍树者的斧头没有效力时,若把斧头再磨利就能够砍倒树。同样地,不断重复地修习相同的基础禅定,即会令心对其业处有成效。

根据这些指示,若你的基础禅定是安般第四禅,你即应不断重复地进入该禅那。为什么呢?其原因是有定力的比丘能够如实知见诸法。所以你应当重修开始时所培育的基础禅定,不断地修习它,过后你可再次转修观禅。
编摘于帕奥禅师著书《菩提资粮》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0:19:14 | 只看该作者
修缘起是去除邪见的最好武器

当禅修者勤修观禅证得缘摄受智之后,在此阶段观察因与果能去除什么呢?我见,即‘我’、‘灵魂’的邪见及疑会被去除。在那时候,十六种疑如‘有过去吗?有未来吗?有因果的关系吗?’等将被去除。不单单是去除这些,他也能知晓关于观察缘起的四个要点,即一性、异性、无加行及法如性。

何谓一性?此中,“无明缘行,行缘识。”如由种子的发芽等状态成为树木的状态,相续不断,名为一性。由于无明,行生起;由于行,识生起;由于识,名色生起;由于名色,六入生起……。果从因生;由于果,因再次生起。由于因,果又生起,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名色过程。因果关系的轮转称为不间断的连续过程。如果禅修者发现这一不间断的连续过程,表示他知道一性。

例如,首先下种,然后种子膨胀,接着发芽,慢慢长出叶子,此后才有树干和分枝等,它逐渐地成长直到成为一棵树。我们能否说从种子到树的过程,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是的,我们能这么说。同样的,当观察有情的名色过程,有过去的无明。由于过去的行,生起今世的结生识;由于识,名色生起;由于名色,六入生起……等等。果从因生。由于果,因再次生起。如果观察一直有关连的因果过程,将会见到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

换言之,当观察过去世的禅修者在观察有分意界时,他将见到不断生灭,没有间断的连续过程。那是只有一个连续过程而不是只有一个心。更容易了解的是,比如当许多蚂蚁爬向一个地方,您将见到一条线的蚂蚁,而不是一只蚂蚁;同样的,生灭的名色过程也只是一个相续。

有时候,当禅修者观察过去世时,会发现过去世的三或四人。那么,就逐一观察这每一人的四大界。观察之后,他将了解那一个人的名色过程与他的名色过程是连贯的。他清楚地发现,那一个名色连续过程与他自己的名色连续过程是同一条线的。当他观察其它人的四大界及分析其名色,那名色与他自己的名色之间没有连接或关连。所以,个人的连续过程与他人的连续过程是否相同?不同。个人的连续过程是一个过程,他人的是另一个过程。

在一个依因果的关系轮转的连续过程中,是否有任何暂停或停止?不。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了解到这些称为了解一性。经典里说:“正见者,由于觉悟因果的连结相续不断,舍去断见。”对于已经很好地了解一性的禅修者,由于他知道名色的过程是因果关系的不断生起,他是否具有去除断见的能力,即认为死后一无所有的邪见呢?他有。对于已经能够观察过去世发生的因果,以及未来世的因果,即由于过去世的无明、爱、取、行及业,产生现在世的名色;由于现在世的无明、爱、取、行及业,产生未来世的名色,他是否会接受死后一无所有的断见呢?他将不会接受!
“邪见者,由于执因果的连结相续不断为一性,取常见。”如果有人对无有间断的因果过程产生错误的理解,认为是一性,那么他可能会有常见。他可能错误地认为只有一个名色。同样的名色在生,同样的名色在老,同样的名色在死,同样的名色投生他界。他执取这认为一切是同样的名色的见解。他不了解到名色的生灭性质。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色而不了解到它的生灭。他不曾考虑过因果的消灭,他认为是一而不分别因果。他可能会认为,只是这识从彼生到此生,从此生到彼生。

由于这原因,在了解一性的阶段,有必要观察以能够了解生灭的过程。如果只是见到一系列的过程而没见到生灭,那将是错的。因此,如果正确地了解一性,他将可以去除断见。如果不正确地了解,将生起常见。将会发生‘过去生是我、未来生将是我、只是我在轮回从过去到未来。’

二、异性:“无明等各自的自相为‘异性’。缘起支如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等。观察这些缘起支的相、作用、现起、近因称为异性。因此,在这缘起的阶段以这四种方式观察是必要的。正见者,由于见常常有新的生起故,断除常见。”

由于禅修者能够观察每一新的生起,他能够去除常见。常见是认为有一不坏,永恒存在的实体之邪见。以异性的方法观察名色的连续,只有生与灭。是否有一个存在不坏的灵魂?没有。由于名色之中没有灵魂,因此除了名色之外别无任何其它东西。如果分析三十一界生存地,也只有名色而已。三十一界之中,除了名色法之外,别无其它任何东西。即使在名色中寻找一个不坏的灵魂实体,终不可得。所以,已了解到名色连续的不断生灭的禅修者,具有能去除常见的能力,即认为名色是永恒的邪见。

“邪见者,于似乎是破坏的相续之一相续,执为异性,故取断见。”名色是一个连续的生起,如果误以为它们是多个不同连续的生起,那么他可能会执取断见。举下面的例子以帮助了解。很久以前,有位作家写了许多书。且说第一本及第二本书。当他出版第一本书,人们欢喜并接受这本书。接着他出版第二本书。这两本书的内容有所矛盾。后来第一本书再版,因为许多读者非常喜欢它。因为它们的内容有所矛盾,他在第一本书的再版写了一个序。他如何写呢?序中有一点与我们目前的主题有关而值得注意,他说第一本书的作者的意见是作者过去的名色连续过程,而不是作者现在的名色连续过程的意见。

他不是把一个名色的连续分为两个名色的连续吗?这样分法有何后果?断见生起,不是吗?这意味着当他出生时是一个人,死时是另外一个人。亦即今生这个人快乐,来生另外一个人受苦,他们之间没有关连。这是断见。因此,有必要如果是一个连续过程,便接受是一个连续过程。也有必要了解到在一个连续过程中的无常、苦及无我相。如果连续过程是一个的话,某人接受为一个,那么可说他已经了解一性。如果某人能够观察在一个连续过程中的名色的连续生灭,那么可说他已经了解异性。连续过程只有一,但名法或色法只有一吗?不,它只是表示连续过程是一个连续过程。

三、无加行:“无有‘于无明,行必须由我令生起。于行,识必须由我令生起。……’如是等之加行为‘无加行’。”无明是否有任何如‘我将令行法生起’之努力呢?没有这样的努力。同样的,也没有行的努力令识生起,如‘我将令识生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没有从行的努力如‘如果无明生起,我们将生起。’对识而言,也没有努力如‘如果行生起,我们将生起。’因与果二者,都没有任何努力。如果某人了解这种努力的不存在,可说他已了解到‘无加行’。在这观察因果关系的阶段,有必要能够这样观察。

“正见者,因为觉悟无有作者,断除我见。”对因来说,没有令果生起的努力;对果来说,当因生起时,没有令因随果生起的努力。如果确实地了解,那是没有加行(努力)的存在,为什么?无明、爱、取、行及业诸因,只是真实法的法性,识、名色、六入、触及受等诸果,也只是真实法的法性。因,不用精进以令果生起。而当因生起时,果不需要精进于生起。因与果二者之中,都没有灵魂我。如是真实地了解,由于他已彻底了解并没有创造者、被创造的我的存在,他具有去除我见的能力。这两种我皆不存在。因此,如果某人真实地了解无加行,没有这两种我,只有因与果真实法的法性,那么这样的了解无加行,具有去除我见的能力。

“邪见者,由于不觉知无明的因性是由其自性而作为决定的法则,故执取无作见。”如果不好好地了解无加行,无作见可能会生起。无明不具有令行法生起的努力。如果某人对这努力的无,产生错误的见解,会起怎样错误的了解呢?如果一座建筑物被大火所烧,烟会往上或往下呢?它会往上升,这是自然的法则。吹起强风也是自然法则。如是,无明因与行果的运作依据自然法则。能令此因生的力量,是自然存在的。具有这力量者称为因。拥有无作邪见的人,可能不承认有这些因。如果他误以为由于没作者,所有的行为都与果报无关,那么他就落入无作邪见。这表示由于在因中没有能令果例如行生起的努力,便产生因与果之间没有关系的见解,而不接受果从因生的法则,反过来接受一切现象无因而生,那么他即倾向于无作见。

说因没有令果生起的努力是正确的,那么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由于无明,行生起。’答案是只有当因,即无明生起时,果,即行将生起。当因(无明)灭,果(行)也就灭。或者说,如果因,即无明、爱、取、行及业生起,那么果,即识、名色、六入、触及受将生起。当因,无明、爱、取、行及业灭去,则果、识、名色、六入、触及受也将全部灭。能以更广的方式,禅修至生灭智阶段的禅修者将了解这些。在那阶段,要观察‘由于无明生起,色生起。由于无明灭,色灭。’无明、爱、取、行及业何时灭?它们将在未来他证得阿拉汉道时灭。当观察到在般涅槃死心时,无明、爱、取、行、业灭而不再生起时,那么禅修者能够观察名色的灭而不再生起。

如果他清楚地了解因生起、故果生起,及当因完全灭,则果也完全灭,他便接受无明、爱、取、行、业是因,能产生识、名色、六入、触、受的果,虽然在胜义究竟法中没有努力。如果他不这么认为,而认为因果之间没有关系,每一个生起是自发的,那么他可能执取无作见。因此,如果某人了解无加行,他将能去除我见。反过来说,如果他不是很好地了解无加行,那么会生起什么见解呢?无作见将生起。在缘摄起智的阶段,观察缘起的禅修者需要好好地了解无加行。如果禅修者未曾观察因果的关系,缘起,那他就没有去除我见及无作见的能力。

四、法如性:“只由无明等因而生起行等,如从牛乳等而成酪等,不由其它而成,是为法如性。”如果由无明产生果,那么这果是行。由于无明,行生起。由于行,识生起。由于识,名色生起等等,依次生起。换言之,把因果分组,如果无明、爱、取、行、业诸因生起,识、名色、六入、触、受诸果将生起。没有产生其它果之法性。例如酪酥等从发酵的牛奶来,除了酪、酥等之外,不会变成其它的东西。同样的,无明、爱、取、行、业诸因,只产生识、名色、六入、触、受诸果而已。亦即如果您以缘起第一法来观察,那么您观察“如果无明生起、则行将生起,如果行生起、则识将生起,如果识生起、则名色将生起等等。”只有因与果。如果您了解到这些,那么您已了解到法如性。

了解法如性有什么利益呢?“正见者,由于觉悟随顺缘而有果,故断无因见及无作见。”已经彻底了解由于无明、爱、取、行及业诸因,产生识、名色、六入、触及受诸果的禅修者,能够去除二种否定业报的邪见:无因见,执着于没有因的邪见。无作见,执着于凡所作皆非作、所作无果报。因此去除无因见及无作见的良好武器,是观察依法性生起的因果关系,即‘由于无明,行生起;由于行,识生起。’它具有去除那两种邪见的能力。那些未观察缘起的人,不具有去除这两种邪见的能力。因此观察因果关系、缘起,是去除多种邪见的最好武器。

“邪见者,由于不觉悟随顺缘而起果,以为可从任何事物生起任何事物,取无因见及决定论。”如果某人错误地了解,不接受法如性,将会如何呢?乳酪从牛乳而来,这是自然的,它不从水来。油从芝麻来,不从沙粒来,这也是自然的。但是他无法接受这自然法则,他不能接受每一果报的生起,是从其各自的因来。他接受错误的。如果他不接受果从其因来,将会怎么样呢?他落入无因见,认为没有因。由于因对他来说不清楚,他执着决定论,认为一切本自存在。

例如从芝麻得油,从牛得乳,从父母交合得此色身,他认为这只是自然而已,果不是从因生。他执取决定论的邪见。这种现象会发生,是因为他不能好好地了解法如性。何谓法如性?正如‘由于无明,行生起’,如果某法因无明而生起,那行,必是其果。而不会由于无明,产生其它的果。这是依据缘起第一法。若依缘起第五法,如果由于无明、爱、取、行、业诸因所产生的果,则只有识、名色、六入、触、受,而不会产生其它的果。这因与果的自然法性,即是法如性(evamdhammata)。只有在某人很好地了解法如性时,才会有能力去除无因见及决定论。

观察缘起的禅修者,若他正确及透彻地了解一性、异性、无加行、法如性,那么,他将具有能去除许多种邪见的能力。如果某人很好地了解一性,将能去除断见。否则,常见将生起。如果某人很好地了解异性,将能去除常见。否则,断见会生起。如果某人很好地了解无加行,可以去除我见。否则,无作见将生起。如果某人很好了解法如性,能去除无因见及无作见。否则,无因见及决定论将生起。因此,那些未曾观察缘起中的因果关系者,他们无法具有去除这些邪见的能力。

佛陀在《巴利经藏.长部.大缘经》中教导,如果某人不透彻地以随觉智与通达智,去了解因果关系及缘起,他将无从脱离生死轮回。巴利注释也提到,如果不以智慧剑斩断因果关系、缘起,没有任何人能够脱离轮回,即使是在梦中。所以,欲脱离轮回的禅修者应做什么呢?他应该以随觉智及通达智透彻地了解因果关系、缘起。
本文摘编于帕奥禅师《观察缘起》一书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0:27:04 | 只看该作者
泰国国际森林寺的生活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0:30:2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南加州泰国慈林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0:33:53 | 只看该作者
老挝寺院

















头像被屏蔽
14
发表于 2011-1-6 22:15: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
发表于 2011-9-28 16:56:07 | 只看该作者
回个帖子支持一下!
16
发表于 2011-9-28 16:56:07 | 只看该作者
ding   支持  
17
发表于 2011-9-28 16:56:07 | 只看该作者
#无语  
18
发表于 2012-1-13 21:10:56 | 只看该作者
{:28:}
19
发表于 2012-1-13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05:}
20
发表于 2012-1-14 15:22:57 | 只看该作者
{:05:}{:05:}{: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