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任兴洲主题演讲——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直播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4 13:5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题演讲:“创新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和能力”

    12月3日—12月5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11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召开。交易之家作为媒体代表受邀参加,并在会议期间为您全程播报第十一届国际期货大会会议内容。


任兴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任兴洲所长,兼任中国市场协会的副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常务理事、中国商务部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经济政策研究,重点研究领域是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规则的建立。


任兴洲:
    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交易所、机构公司的同仁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第十一届国际期货大会我们衍生品的论坛, 我将根据我研究的领域和我对期货及衍生品的发展的理解,、谈一下“经济新常态下着力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及衍生品的重要使命”。
    大家都知道,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全面、深刻的阐释了我们国家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提出经济新常态是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所谓大逻辑,是指所有的行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经济新常态”这个大的背景。
    我总结新常态的四大基本特征是:
    1、增速换档,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
    2、优化结构。最近中央提出,供给式的改革和调整,实际就是我们原来提的优化结构,资源更加优化配置。
    3、寻找新的动力。所谓经济换档的背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的结果是老常态下的所有动力机制在发生变化,新的动力机制又不能及时补上来,通过对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研究发现大体到11000国际元的时候,经济增速会换档,所以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这样一个窗口。
    4、多挑战。各种风险和挑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可能不是大问题。但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就会暴露出来。
新常态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下面几点尤为重要:
    一、经济新常态下,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大。
    从1991年到2013年,我们有差不多20多年的经济增长,但从2012年开始,我们的经济几乎没有经过8%的时代,从年均9.3%直落到7.8%,进入到7%的时代,或者我们把它叫做七上八下的时代,七以上八以下。
    今年年均增长7%的预期目标,但是到了第三季度我们已经破7%,到了6.9%。所以整体上来讲我们看整个的经济增速下滑和趋缓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来我们可能还认为,我们挺1、2年能够过去,但是现在看来恐怕我们想再回到8%以上的时期都非常困难了。
    在这样的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原来通过需求管理,我们用三大需求看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看“投资需求”,近年来持续下行,1—9月份固定资产的同比名义增长只有10.3%,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达到16.5%,当然远低于前些年的30%的水平。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到了10.3%的程度,其中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的投资三大块差不多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80%,甚至到85%。这三大板块都在不同程度的下滑,今年1—9月份,制造业8%左右的增长,远低于过去20%的增长速度。房地产从30%的增长速度今年迅速下滑到2.6%,还有人说明年可能是0增长的投资水平,所以整个投资下滑非常厉害。加上消费,消费虽然下的不那么厉害,但是今年我们只有10.5%的消费增长率,也是处在下行的区间。
    特别是今年的出口,进出口总额下降了7.9%,出口下降了1.8%,所以整体上我们看这三大需求,都不乐观。在经济新常态下面,整体的经济下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的背景。
    规模以上企业利润下降,我们说为实体经济服务,但是实体经济是什么状况?今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7%,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的企业利润下降了24.4%,特别是我们说现在一些重大的,网络型的行业差不多都是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但是下滑最厉害的也是这样的一些行业。1—9月份41个大类里面,39个是上升但是有11个行业是下降的。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PPI,我们到10月份已经44个月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是负上涨,国外很多把这样一个数值的变化,理解为通缩,如果这个指标持续下降再加上其他指标,就可以判断整个经济的紧缩状况。我们当然不能这样简单的来分析,但是整体上如果44个月我们生产者出厂价格都是下降的,那我们的经济活力在哪里?加上PMI,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今年大部分是在荣衰分水岭变动,特别7、8月我们持续是在50以下,看得出来整个制造业采购是非常不乐观的。
    当然还有利率变化,利率市场化,今年走的很快,我们的利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农产品变动,市场风险加大,我们巨额的临储,我们临时储备的政策还在施行,大量补贴资金和储备运营资金,再加上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实际上三农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新的变数。
    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剧烈的变动。而且国际汇率波动加大,人民币在多年单边上扬以后,今年也出现了波动,大体上贬值了3%左右,而且汇率形成机制在发生变化。
    还有是国际经济不稳定,美元明年加息可能是个大概率的事件,关键是加多少的问题?美元的走强将会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和汇率,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国际投资的流向,都将带来重要的影响和冲击。
    我想说这些数据,以上所有的这些数据是想说明,我们国内经济正在步入新的常态,所有的重要指标都在发生变化。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和深入调整期,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微观活力不足,面临着供给侧改革和调整。实际上我们原来一直说需求侧,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单强调需求侧不重要了,我们发现供给侧出了大问题,大量的僵尸企业消化不了,大量的投资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面临的市场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化,风险客观存在,实体经济经营风险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在这样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
    在这种情况下,期货机制发现价格、套期保值,以及风险管理的功能,将突出的表现出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我们期货作用固然很大,但是特别是在这样的关键转型期,我们期货市场机制的作用,可能将进一步的凸显。
    因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对明年十三五规划建议里边也提到,我们仍然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样一个判断没有改变,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比以前更多的风险的严峻挑战。怎么规避这些风险?怎么管理这些风险?给我们期货界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常态下,期货衍生品肩负着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历史使命。
    在前面讲的大背景下,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在逐步增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共识。它的需求在逐步增长,如何通过改善我们的期货市场的机制?提升我们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发挥好减振器的作用?震动肯定有,但如何用机制减震,更好增强期货及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创新?
    我们的衍生品,我也看了学习了刘会长11月24日的演讲,他讲到我们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也确实是这样。20多年来我们经过成长和发育,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规模确实在增大。我们有46个商品期货,5个金融期货品种上市,涉及到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和金融等等各方面。已经有效的风险管理市场,大体上初步形成。不能说完全形成,还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满打满算也就是20多年的时间。
    但是这个与期货市场实体企业的总体规模相比,我们的期货市场应该说规模还是不太大。我们到10月末期货市场总体有效客户是104万左右,一般的机构客户大体上只有2.1万,而2014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差不多接近40万家。我们看这样一个比例是极不对称的,如何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管理?让更多的企业来参与进来?化解风险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期货市场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可能新常态下,期货及衍生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点有下面几方面:
    1、如何创新新的期货产品,期货和衍生品的产品,和工具的问题?
    从品种上看,我们差不多50多个品种,这些年来每年有时还上演帽子戏法一年推出若干个品种。但是我们总体上来看,这么庞大的经济实体,我们50多个品种,我个人认为还是不足的。因为这些年我们也研究了大宗商品,我们说很多叫中远期大宗商品市场,我们进行了很多年归置,但是规范不了。什么原因?实际上他们也在发挥一定的,为实体企业服务的作用,而我们期货市场里没有这样的品种。而且它对实体服务更加灵活、便利,这就给我们期货市场提出一个课题,我们未来的品种能不能继续的增加?真正的为实体企业,它想套期保值,但是我们期货市场没有这样的品种和功能。
    所以,我觉得创新品种和新的工具,比如期权、互换等工具。期权,现实中已经提出了客观的要求,但是我们期权现在上得还比较少。如何来创新这样新的品种?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2、创新服务形式。特别是在用期货及衍生产品为实体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随着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个性化、差异化,以定制化、差异化为主要特征的风险管理方式,也应该是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所以我们提供一个普遍服务的一种方式,恐怕还是不够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方式,有针对性的,针对一个大的行业和一些具体的问题,来设计我们的期货品种和服务方式,我觉得现在越来越重要。
    3、创新市场机制。探索多种机制的组合效应;
    我们说,以前我们一直让农民来直接参与到期货市场上来。但我们调研了一段时间以后,感觉农民恐怕直接进来是有障碍的。一个是对期货市场的理解,还有他运用期货这个机制的能力,是不足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的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是把现在比较成熟的市场机制进行有机的整合。比如说保险机制,比如说银行和我们的期货机制,把它组合在一起,农民理解保险可能更加容易,保险谁都知道。我交一定的保险金以后你会给我保到什么样的程度?农民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保险以后的风险分散怎么办?把我们期货机制又引进来。所以把我们已经很成熟的机制,放在一起组合,形成一个共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效机制,我觉得应该探索多种机制的作用和组合效应,可能单兵突进不行,光是保险,但是保险风险会比较大,特别是农业风险。
    4、探索场内与场外市场有机的结合。
    现在期货市场叫场内市场,但是有很多的功能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我们自己可以实现的。特别在交割方面,我们在研究大宗商品的发展过程当中,很多贸易商说,我在他这个市场里比较灵活,我一旦发现了合适的交易对象,我愿意马上交割。但是在期货市场,他是得到一定期限才能交割,满足不了一些贸易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期货市场如何和场外市场结合?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就给我们提出了很尖锐的课题,我们能不能实现?我们既有期货市场内部的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的作用,同时又有为贸易商、生产商和需求方来服务的便利的机制。
    5、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期货以及期权等创新工具探索;
    刚才刘会长讲我们对金融期货的理解和认识,可能会不断的推进。另外它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特别是在我们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的金融期货的发展,可能也要不断的吸取教训,不断的推进,包括我们政府的监管方面,包括让市场发挥机制的方面。金融期货我个人觉得,也应该继续向前推进。
    6、推进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定价权,提升中国经济的金融软实力。
    我们20年以后,实际上国际化步伐还是迈得非常小,固然有客观原因,但是随着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因素的增大,承担的国际责任的增大,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应该进一步的加快。当然,在积极又稳妥的情况下推进国际化的进程,是非常必要的,有一些成熟的产品,比如我们可能准备推的是原油期货,我们还有一些像铁矿石,还有其他的一些产品,如果合适的情况下,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的向前推进,使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的增大。
    7、利用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传播、人员互动、客户服务的方式和理念等。
    利用这些工具将给我们期货业提供新的工具和新的方式,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是对我们的冲击,但实际上对我们期货业的发展,可能有更多的辅助作用。
    8、探索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比如说,我们最近这两年研究了生猪的期货问题,生猪期货仅仅是生猪吗?实际上生猪和整个国民经济紧紧联在一起。因为猪的周期就影响了价格周期,价格周期就影响CPI,而CPI的变化影响宏观决策的水平,决策我是继续宽松?还是要收紧?因为我的通货膨胀的变化和指数,直接影响我宏观政策的决策的方向和力度,所以说我们看似一个期货品种,但是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宏观政策,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现在比如说粮食巨额临储,每年有几百亿的收购资金,还要有大规模的资金去储备粮食。国家的储备库不够了,我们还在社会上很多民间储备库,而民间储备库大量出问题的是在民间储备库。我们这样的临储,八年了还叫临储,政策还能持续下去吗?如果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通过我们期货再加上其他成熟的机制,来解决或者部分的解决这个问题?
    期货机制不能包打遍天下,但是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机制和其他成熟机制的组合,来解决国民经济中的一些重大的问题,或者国家现在特别纠结和头疼的问题,能不能用我们这样的机制来解决?现在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调研,我们市场经济研究所和我们中心的农存部一起来对期货机制和三农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他服务,在期货服务实体经济上进行调研。
    可喜的是我国期货行业正在积极创新和探索,自觉肩负起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经济转型的历史责任。
    最近我们到大商所调研,他们在为三农服务,为工业企业服务,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做了大量的服务。还有我们一些期货公司,证交所我们也参加了他们的论坛,他们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过程当中,因为目标价格改革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大,这个里边风险管理需求增大,他们也在做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当然上期所像原油期货的推出,也在做研究。特别是在上海自贸区里边,先行先试,在这方面也在做一些探索。我们很多期货公司,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们前一段时间召开了一个座谈会,给我们也有非常深的启发。
    刚才刘会长也讲到,今天在座很多是研究机构的人士,包括期货机构里边的研究机构还有很多院校研究机构的,未来研究机构任务是什么?除了我刚才说的产品、工具、服务方式、市场机制的组合等等,包括国际化、互联网和期货的关系等等,都需要我们研究。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矿藏,我们怎么去进行研究?
    本人是做政策研究的,还不完全是做理论研究和具体的产品研究,我想对我们政策研究的任务是什么?我想起码有几个方面。
    1、研究、建议营造期货市场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环境,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
    20多年大家对期货认识已经有了完全的改观,90年代初大家认为这就是一个赌场,不断有买空卖空在里边,哪个品种上市就会受到协会和企业的巨大的阻力,因为他认为你期货一上我这个市场就会价格巨大的波动,但是20多年过去了,这样的认识已经得到了改观,形成了共识,期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在实体经济发展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期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恐怕还要继续的改善。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作,真正的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从我们监管方,包括一些体制机制,如何进一步的放松规制?同时加强监管,可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的政策研究应该从这方面如何创造这样的体制、机制环境?
    2、发现、总结和积极推动期货及衍生品的创新和探索;
    我们所里边,最近在做一些研究,做一些总结做大规模的调研,我们下面有什么样好的创新的东西,我们把它总结。然后推动期货业创新的发展。
    3、推动新的市场机制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使期货机制成为决策的重要支撑力量。
    比如说我们为农业做保险,背后通过场外期权复制期权,解决风险分散问题,但是完全靠保险公司也不行,我们也借鉴美国和国外的经验,政府会对保险机制做一些补贴,这样的一些政策能出来吗?让机制的组合和政府政策怎么组合在一起?这也是我们政策研究机构所应该研究的问题。
    4、推进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5、营造期货及衍生品发展的舆论环境。
    这也是我们政策研究部门应该做的,另外,在新的形式下对期货及衍生品的监管,特别是金融期货,我们说股指期货和金融期货,它对监管要求更高,我们监管如何适应这样的变化,提高我们的监管水平和监管能力?也是我们政策研究部门所要研究的。
    因为我本身在政策研究机构,所以我想可能给我们的任务和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是这样一些方面,今后我们也愿意和在座的,包括期货协会和我们交易所、期货公司,还有各个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学者,一起来共同研究,在大量的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和提升,来推进我们期货业的健康发展,在十三五时期,使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







2
发表于 2015-12-4 14:04: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