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玉珍主题演讲——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直播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4 16:5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苏堤春晓 于 2015-12-4 16:59 编辑

主题演讲:“散户市场投机 投资人行为引导至关重要”
    12月3日—12月5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11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召开。交易之家作为媒体代表受邀参加,并在会议期间为您全程播报第十一届国际期货大会会议内容。


    刘玉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教授曾经担任台湾政治大学财管系主任、投资人、研究中心主任,期交所交易委员,证券商业同业顾问,刘教授研究专长行为经济学、证券市场与经济学。
    刘玉珍:
    非常感谢大会的邀请,让我有机会来参与今天的讨论。事实上我过去一直在从事政策方面的分析,当然也做了一些学术研究。我记得我从1998年开始参与台湾期货交易所的很多政策规划,一直到十年前加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以来,一路看到我们大陆的发展,期货市场的发展,我也开始回顾十几年前,台湾期货交易所在开始发展整个市场的时候的跌宕起伏的过程,记忆非常犹新。
    最近这几年来,大家非常关心几个问题;1、股灾,对于期货市场所发挥功能的讨论。2、2013年光大事件,大家对这个事件非常重视。
    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在各个不同的政府政策场合,做了很多说明。有很多场合上,我常常跟相关单位提到,实际上我们看问题,实施政策的时候,了解投资人行为非常重要。我把今天场合定位成政策与学术的对话,所以请允许我以下的报告,忽略学术的讨论部分,来说明一些政策的可能的含义。
    我过去在学术发表上,有7篇跟衍生品商品交易有关的研究。第一篇跟第二篇,刚刚Webb教授已经提到了,一个是光大事件的影响,第二篇是谈到投资者注意的部分,第三篇是谈投机的传染效应。这三篇文章都是用大陆市场的资料做的研究,后四篇文章事实上是用台湾的资料做的研究,接下来我利用短短的二十分钟,报告前面的五篇文章。
    这次会讨论到Fat-finger  Trade(乌龙指交易)这个文章有一个机会,有几次负责光大事件主审法官要求我对光大事件进行咨询,当然这个咨询范围有很多部分,我今天能够谈的,希望能够从光大事件得出几个答案:到底整个市场品质产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投资人是不是发生了损失?要不要赔偿?这件事情小小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这个过程。

    光大事件,在座学者专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我省略掉这个部分。可是这个事件对我们在市场风险管理、监管方面,得到了很多启发。事实上这个事件,就像刚刚Webb教授讲的,在日本等很多国家都会发生这种小概率事件,问题是我们碰到这个事件之后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这篇文章希望能够把事件,做一个非常量化客观的描述。很多描述的细节,时间的关系我不在这边讨论,但是各位可以看到,这个事件事实上在11点05分到07分,这里的(PPT)一个是期货市场价格,一个是现货市场价格,跳跃非常厉害,之后产生价格冲击,之后这一波因为我没有实际交易,可是可以从图里看出来,这是一个所谓的趋势交易者,投资人跟风所产生的价格影响。
    到下午之后所谓光大避险,对市场价格影响非常大。一直到整个消息被公开这一段时间,事实上价格产生了很大的扭曲。我们的研究里面,非常烦琐,我们报告了整个市场的交易品质。我们看到整个交易价格非常的扭曲,我们也看到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被吃掉的非常厉害,我们也看到市场价格效率非常不好,可是我在这边可以跟各位讲,在现货市场价格相对不好,但是期货市场反应效率是非常快速的,这也可以显示我们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
    但是我们发现trading  errors导致投资人追涨杀跌,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为我们散户会有跟风情况,对价格扭曲,对市场效率其实更加严重。
    我们的几个发现,一个是市场的品质变差了,这一点我们了解,但是我们怎么用量化方式来看市场品质变到多差?第二点我们讨论了投资人损失,但是基于数据关系,我现在没有办法报告每一个人发生了多少损失,但最高法院要求我提供公式,提供资料,提供想法,到底要怎么论证投资人发生了多少损失?要赔谁?赔哪位投资人?
    但是因为现在目前的数据关系,我可以跟各位讲,如果投资人在早上11点05到11点半买的时候,到收盘总共损失了0.77%,如果到下午1点到2点20损失了0.8%。所以非常显而易见,要不要赔?要赔,因为投资人发生了很大损失。我们也看到了价格扭曲,价格扭曲跟投资人的趋势效应有很大关系,这是我们这篇研究的结果。从这篇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交易错误在散户市场实际上更加危险,也提醒我们在监管的时候,要更加重视,在散户市场投资人行为所造成的市场不效率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看到,从政策的讨论上来看,如果我们可以暂停交易的话,如果一发生情况,能够暂停交易,我们刚刚看到图形后面的这种价格扭曲,市场效率不好,其实是可以降到最低的。
    当然另外一点我们都希望事情发生,事前监管、风险管理还是非常重要。

    第二篇研究,我站在一个散户市场、期货市场的角度,到底投资人会注意哪些重要资讯?
    我这里以五种宏观咨询做报告,我们通常关心很多重要的指标,比如说宏观经济指标。可是在散户市场、期货市场,到底大家关心哪一个指标?关心哪些指标?
    大家关心的是什么?我自己也非常惊讶,大家关心的是CPI,我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个图,我自己先看到大家关心CPI,我就想为什么大家关心CPI?在散户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搜寻百度指数,我发现CPI搜索率非常高,这一块是PPI,其他指标呢?几乎搜索率非常低。
    我们再看一个资料,我们看这张图,在消息公布前后10天,百度对于这些变量搜寻量做统计,大家可以看到对于CPI搜寻量是PPI的2.5倍,是其他指标将近10倍之多,这令我非常惊讶,这是散户市场的情况。但是更有趣的是,事件前1、2天,似乎这种情形就发生了,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
    各位可以看到,当CPI  announcements而的时候,搜索量比较高,而且对于价格改变影响也比较大。可是当CPI如果是坏消息的时候,搜索量比好消息来得更多。这充分体现期货市场跟现货市场,事实上就是散户市场,这种散户的行为,或者对于市场资讯的反应,其实也都非常像。

    第三篇是“投机的传染效应”;
    大家看这个图,有什么感觉?这是在做什么?这是在日本发生核灾的时候,海啸的时候,家乐福大家在抢盐。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抢盐?我身为行为经济学教授我也抢了一包盐。到底投机会不会传染?我们讲市场是投机的,期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是投机的。我们怎么样描述它有多投机?我们在做很多政策讨论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它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们有没有办法,以量化的方式客观的把它描述出来?我们作为监管单位,我们更关心的是什么?我们关心投机会不会传染?传染多少?透过什么渠道传染?我这里的文章是希望能够描述投机行为,描述投机的传染效应,描述投机的传染渠道。
    这篇文章谈到行为传染的影响,事实上熊教授跟于教授有一篇文章,他们用中国权证市场描述投机的行为的确是存在的。这篇文章用中国权证市场资料来描述,在权证市场的投机行为,会不会传染到现货市场?可能传染的渠道是什么?
    我这里是一个理论上的讨论,为什么我们的市场会体现到这样一个投机行为?一点是卖空的限制,另外一点是所谓异质性的信念。当你描述的标的更加复杂的时候,事实上这种抑制性信念分歧会更大。我们有几个发现,这种投机传染的确存在,我们用的变量,都是用市场上大家可以搜寻到的变量,来描述投机传染的方式,包括turnover,包括volatility,它传染了多少。我们做了很多A/B&A/H研究,说明了传染效应存在,投机传染会透过投资为行为偏好,尤其是投资人注意力来起到作用,这是表示我们风险管理,以及投资人行为引导的传染是很重要的部分。

    刚刚上面三篇是有关于大陆市场的研究,接下来我报告两篇,有关台湾的研究。
    第一篇是谈在行为金融学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场外理论,讲的是人的行为会见好就收。如果我之前是获利的,我会变得比较保守。如果之前有损失,会承担风险。国外有一位教授,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我看到这个论文的时候,我是挺质疑的,因为我长期在台湾做了很多实务界的研究,这是我没有看到的。我看到的是很多投资交易者,我如果早上赚钱的话,我下午就变得更积极。我如果早上损失,我下午会变得很保守,跟国外市场差异挺大的。我事实上是拿台湾的资料来看,如果一个交易员,其实我这边用的是做市商,我非常注意看这些做市商有没有扮演好角色,我拿台湾做市商资料看,早上如果赚钱,下午他是很类似于赌博性质,这个研究就给我们一定启示,我们做很多政策研究的时候,第一步当下把很多国外市场交易方式拿过来参考,然后再看我们要不要用?要怎么用?
    但是我们做这些推演参考的时候,不要忘记巴教授讲的,交易者的结构不一样,市场的制度不一样。我们也不要忘记大陆是散户市场,国外是法人市场,即使拿国外市场推演所谓的国内市场的时候,其实它不仅仅是这样,文化的特性是投资人的一个行为,这当中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最后,跟各位介绍一个文章,这个是拿台湾资料做,这是我们做的Working  paper。我在2009年有针对台湾全市场账户做研究,发现台湾散户损失非常巨大。我就很关心,到底在期货市场当中选择权市场的投资人,到底他的情况是怎么样?我这里用台湾选择权市场情况做研究,我只跟大家讲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有些投资者,如果他是投机方向的,我就看trade  oft-of-the-money。我们再看外资,他获利能力比较高,如果散户交易产品的他的损失非常大。我们可以看到外资某种程度是比较有资讯的交易者。
    我们还看到不同类型的交易者,他如果下比较积极的单,某种程度我们看他对市场的预测能力也都比较高。我们看到散户发生很多损失,而且我们发现散户有很多行为偏好。更重要的是,我想给大家一个感觉,我这个资料是2008年的,从一开始期货市场有交易选择权,1%台湾人口有个股选择权,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这么投机。3.4%的损失,看起来不是很多,我可以跟各位讲,你现在如果30岁,做这个交易,如果每年都这样做,持续30年之后,就只剩下1/3,大概占整个GDP1%,单单个股选择权,散户损失就占GDP1%。
    最后给大家一个提醒,我在2009年所报告的投资人在股票市场的损失,在个股选择权的损失,是在现货市场损失的7倍,我的报告到这里,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